臺灣鴻海不需要收購日產的原由

財經

自從被稱為「世紀大合併構想」的本田與日產合作談判破局後,汽車產業的話題沒有間斷過。尤其是關於臺灣鴻海精密工業的相關報導更是吵得火熱,包含揣測,各種消息滿天飛。針對此情況,熟悉中華圈產業動向與經濟安全保障的專家也開始深入追查真相。

生成式AI熱潮帶動代工訂單激增

受到全球生成式AI熱潮影響,鴻海承接了大量搭載美國輝達等公司IC(積體電路)晶片的AI伺服器代工訂單。這類專門用於AI訓練與推論的伺服器,不僅耗電量大、發熱量也高,對電源管理與液冷系統等技術要求極高,正好發揮了鴻海在技術上的優勢。

對鴻海來說,美中科技戰下的出口管制,讓競爭對手的中國EMS難以切入AI伺服器市場,正好成為一大利多。正如劉揚偉在法說會上所說:「我們至少要守住全球四成的AI伺服器市佔率」,鴻海目前正把經營資源集中在這個領域。

鴻海AI伺服器的市場需求迅速攀升
鴻海AI伺服器的市場需求迅速攀升

下一頁: 最早以黑白電視零件製造商起家

關鍵詞

日產 EV 鴻海 日產汽車 三菱汽車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