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匿流」?從搶劫、竊盜到詐騙、毒品——透過社群媒體串連的犯罪集團成為社會新威脅

社會 國際

多田文明 [作者簡介]

彼此素未謀面,卻透過社群媒體串連,經常解散又再重組的犯罪集團,正是所謂的「匿名流動型犯罪集團」(簡稱「匿流」)。根據日本警察廳統計,2024年因涉及金流相關犯罪而遭查獲的「匿流」成員超過1萬人。警方正全力追查這類組織的真實樣貌與運作模式——究竟「匿流」是一種什麼樣的組織?

跨國操作、手法日益高明

詐騙電話的來源不僅限於日本國內,也有許多撥打自海外據點。我曾採訪過一名從中國撥打詐騙電話到日本的「話術手」男子,他表示:「因為老大是中國人,據點設在中國,日本警方抓不到我們,很安心。」不只是日本國內,連海外的犯罪集團也虎視眈眈地視我們為釣餌。

今年以來,媒體頻頻報導,設於緬甸的大規模中國系詐騙組織遭到查緝。在當地武裝勢力介入下,已有超過7,000名外國人從詐騙據點中被解救。這些組織以「高額收入」為誘餌,從世界各地招募人員,並在監禁狀態下強迫他們從事電話或網路詐騙,若未達業績,便會遭到毆打。其中一名被救出的日本高中男生,因為在網路遊戲中認識的人對他說「海外有能發揮你專長的工作」,將他引誘至詐騙基地。據信,由於詐騙對象是日本人,該組織需要會說日語的「話術手」,因此也強烈懷疑有日本的犯罪集團參與其中。這類詐騙據點仍存在於東南亞各地,尤其集中在中央政府難以掌控的區域,要進行查緝並不容易。

由中國人主導的「匿流」組織,主要透過社群媒體引導受害者進入偽造的投資網站,進而詐取大筆資金。根據日本警察廳統計,2024年因社群媒體型投資詐騙所造成的損失金額高達約871億日圓。近來愈趨嚴重的「匿流」手法之一,是假冒知名企業名義寄出的詐騙郵件。這類郵件會引導收件人點進詐騙網站,誘使其輸入個人資訊,再藉此非法取得信用卡資料並進行盜刷。所購商品被轉售,從中牟取可觀利潤。此外,惡質推銷也成為新興手法之一。例如對受害者謊稱「房子的樑柱已腐蝕」、「再不處理房屋可能會倒塌」,藉此誘導對方簽下高額整修合約,進而詐取金錢。

「匿流」的犯罪手法日益變化且更加高明,正以各種形式向我們伸出觸手。為了不成為被害者或加害者,必須對「輕鬆賺錢的話術往往就是詐騙」有所認知,更加重視個人資訊的管理,並提升包含社群媒體在內的網路素養。

標題圖片:PIXTA

關鍵詞

SNS 犯罪 毒品 犯罪・事件 暴力團 詐欺 竊盜 詐騙 強盜 特殊詐騙 匿流 地痞 準暴力團 黑工

多田文明TADA Fumiaki簡介與署名文章

報導作家、自由記者,熟悉詐騙與惡質推銷手法。曾深入採訪街頭拉客推銷等超過一百處惡質推銷現場,並將親身經歷寫成著作《跟著去了,結果變這樣》(彩圖社出版),該書後來也被改編為同名特別企畫節目,於富士電視台播出。對黑工、匿流、多層次傳銷、邪教宗教等議題皆有深入研究,著作多數,並活躍於電視、廣播與各類講座。2017至2018年期間,曾擔任日本消費者廳「針對年輕消費者受害心理因素的分析探討會」委員。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