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匿流」?從搶劫、竊盜到詐騙、毒品——透過社群媒體串連的犯罪集團成為社會新威脅

社會 國際

多田文明 [作者簡介]

彼此素未謀面,卻透過社群媒體串連,經常解散又再重組的犯罪集團,正是所謂的「匿名流動型犯罪集團」(簡稱「匿流」)。根據日本警察廳統計,2024年因涉及金流相關犯罪而遭查獲的「匿流」成員超過1萬人。警方正全力追查這類組織的真實樣貌與運作模式——究竟「匿流」是一種什麼樣的組織?

底層的執行者只是「用完即丟的棋子」

自2024年8月起,日本首都圈接連發生多起男性應徵社群媒體上的黑工招募、進而犯下的搶劫案件。其中,在神奈川縣,一名75歲的男性在家中遭闖入後被殺害。而這一連串案件的幕後黑手,正是「匿流」。

「匿流」的組織架構大致呈現階層金字塔形,由犯罪主謀居於頂端。最底層是從詐騙被害人手中收錢的「車手」及實際執行搶劫、竊盜等行動的執行者。中間層則包括負責傳達主謀指令的「指揮者」,其下是負責打詐騙電話的「話術手」及透過社群媒體招募犯案人手的「招募者」。上層成員透過操控下層從事非法行為,並將大部分的犯罪所得據為己有。

匿流的組織階層

底層的執行者,不過是整起犯罪中「用完即丟的棋子」。他們與上層幹部之間僅透過社群媒體等網路管道聯繫,實際上彼此並不認識。即使警方查緝到犯案者,也難以追溯到幕後指使者。一旦執行者被捕,上層會再次透過社群媒體招募新人,繼續犯案。上層之間的連結也十分薄弱,甚至可能同時涉入多個不同的犯罪集團。成員之間不斷解散又重組,新的犯罪團體接連出現,導致警方的查緝速度難以跟上。實際上,至今連「匿流」在日本國內到底有多少個組織,警方還無法掌握全貌。

下一頁: 手法多元的犯罪形式

關鍵詞

SNS 犯罪 毒品 犯罪・事件 暴力團 詐欺 竊盜 詐騙 強盜 特殊詐騙 匿流 地痞 準暴力團 黑工

多田文明TADA Fumiaki簡介與署名文章

報導作家、自由記者,熟悉詐騙與惡質推銷手法。曾深入採訪街頭拉客推銷等超過一百處惡質推銷現場,並將親身經歷寫成著作《跟著去了,結果變這樣》(彩圖社出版),該書後來也被改編為同名特別企畫節目,於富士電視台播出。對黑工、匿流、多層次傳銷、邪教宗教等議題皆有深入研究,著作多數,並活躍於電視、廣播與各類講座。2017至2018年期間,曾擔任日本消費者廳「針對年輕消費者受害心理因素的分析探討會」委員。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