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政策終結1週年:審思對於未來財政運作之影響

財經

日本銀行於2024年3月的金融政策決定會議裡決定終止負利率政策,迄今已滿1年。隨著「利率重返正軌」的時代復甦,過往發行之公債利息負擔隨之加重。日本面臨堪稱全球最為嚴峻的財政狀況,未來究竟將何去何從?本文由經濟學家深入剖析,揭露其中潛藏的結構性問題。

新冠疫情後局勢丕變

然而,隨著逐漸擺脫新冠疫情的危機,歐美主要國家經濟局勢急速轉變,接連陷入高通膨時代,其影響亦迅速波及日本經濟。即使日銀步調稍遲,終於在2024年3月宣布結束「異次元寬鬆」政策,擺脫負利率政策束縛,之後更二度調升政策利率,並逐步著手削減公債的購買規模。

在如此的金融情勢之下,財務省配合新年度預算編列所公布的最新利息支付費用推估,其結果顯示:2025年度政府當初預算案所計列之利息支出費用為10.5兆日圓,9年後的2034年度,預估將高達25.8兆日圓。國家年度預算的一般會計之稅收僅有78.4兆日圓,卻須編列超過115兆日圓的歲出歲入預算,對此現狀,令人疑慮日本是否有能力承受未來超過25兆日圓的利息負擔。日本財政運作的前景,已閃起紅色警戒之燈號。

長短期利率波動可能大幅左右利息支出費用

此外,前述財務省對於未來利息支出費用的估算,畢竟還是基於若干的前提條件,例如對於自2028年度起至2034年度的長期利率(10年期物價連動公債值利率),假設皆維持在2.5%水準不變。未來利息支出費用依此前提進行估算。

圖2 依據「已發行公債」與「新發行及借換發公債」區分之利息支出費用推估值

圖2即根據財務省2024年2月公布之資料,筆者將利息支付費用區分為以下兩部分,進行估算後所得到的結果如下:

(1)截至財務省估算時間點為止的已發行公債,其利息支出費用已確定的部分;

(2)財務省試算時間點後預計新發行的公債,此部分利息支出費用將視未來市場長短期利率走勢而有顯著變動之可能。

由圖2可以清楚得知,在最初的3年 之間,屬於(1)之確定利息支出部分所占比例較高,但至2027年度,(1)與(2)兩部分之比例將出現逆轉。此後,(2)未來不確定、可能變動的利息支出費用所占比例更將不斷擴大。換言之,隨著時間推移,長短期利率水準的波動可能將進一步推升利息支出的費用。

不僅如此,日本每年除了發行新的公債之外,尚須大量發行借換債──亦即發行新的公債以償還舊的公債。因此,若以2025年度為例,若無法順利發行並消化高達172兆日圓規模之公債,勢將對財政運營造成巨大衝擊。順帶一提,若進一步觀察近期日本公債的期限分布(圖3),將會發現短期(1年期以下)與中期(2年期、5年期)公債占整體發行量之半數以上。

由此可見,日本之利息支出費用,其結構不僅受長期利率影響甚巨,短期與中期利率之未來波動,也將對財政穩定產生重大影響。

圖3 2025年度公債發行預定額之各年期細目

下一頁: 公債發行規模所隱含的另一層重大意涵

關鍵詞

日本銀行 國債 財政政策 利率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