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才迎來馬雲:不見起色的長期不景氣已讓「習經濟」停擺

國際 財經 政治外交

土谷英夫 [作者簡介]

中國公布2025年的實質經濟成長率目標在「5%上下」,但其中卻有個隱憂是川普實施的關稅政策,將導致出口量減少。國內不動產長期萎靡不振也不見解決,「習經濟」似乎已經動彈不得。

為投資而投資的盡頭

一個經濟體中,一旦消費過少(儲蓄過大),就必須把儲蓄轉入投資,否則景氣會衰退。然而,一旦反複投資,就會如「報酬遞減法則」所說,陷入遞減。

舉例來說,中國的高速鐵路在2008年開始通車,路線總長很快就超過地球一圈的距離(4萬公里)。可是卻很勉強才有盈餘,這是因為光北京到上海這段區間,中國鐵路集團就蒙受高達120兆圓的虧損。

高速公路的總長約有18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4圈。在開發特區等地還能看見蓋到一半就被置之不理的摩天大樓廢墟化的光景。全世界一年消耗的水泥量約是40多億噸,其中,中國就大佔了20多億噸。

為投資而投資的結果,使得中國經濟面臨失速。在過去,中國經濟規模超過美國被視為理所當然,全世界都關注他們「何時會超越」。但現在已經越來越多人認為「那天永遠不會到來」。

下一頁: 巨大的不良債權與人口減少

關鍵詞

中國 習近平 馬雲 中國經濟

土谷英夫TSUCHIYA Hideo簡介與署名文章

nippon.com編輯委員。記者。1948年生於和歌山市。上智大學經濟系畢業。曾任日本經濟新聞社編輯委員、論說委員、社論副主筆、專欄作家。著書《1971年 市場化和網路化的紀元》(2014年,NTT出版)。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