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體壇「數據至上」風潮的違和感──思考鈴木一朗的看法

運動 文化

瀧口隆司 [作者簡介]

運用數據以精進戰術與技藝,並規劃訓練方式;解讀並分析對手的資訊,將所得之數據巧妙融入實戰。現在所處的時代,高性能攝影機與人工智慧(AI)技術日益精進。然而,面對日益倚重數據之當下潮流,在日美兩國皆獲棒球名人堂殊榮的鈴木一朗卻直言「數據讓人感到壓力沉重」,流露出對此現象的違和感。此番言論,或許正潛藏著一個重要的探問──運動的本質究竟為何?

數據分析風潮亦擴展至橄欖球與排球等運動

在其他的運動領域裡,數據分析亦逐漸成為左右勝負關鍵的重要因素。2019年世界盃橄欖球賽(Rugby World Cup)上,日本國家隊之所以能勇闖八強,其背後的關鍵動力之一,即是仰賴衛星數據所制定的強化訓練。

日本代表隊的集訓期間,球員們身上配戴了全球定位系統(GPS)裝置,以準確測定每位選手在訓練中的奔跑距離;同時導入心率偵測儀器,將訓練負荷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化為具體數值,據此培養出足以抗衡傳統強隊的堅韌體能。

宮崎市內,日本橄欖球國家代表隊候補訓練營裡,工作人員為球員配戴GPS裝置,2015年4月7日,宮崎市内(時事)
宮崎市內,日本橄欖球國家代表隊候補訓練營裡,工作人員為球員配戴GPS裝置,2015年4月7日,宮崎市内(時事)

實際上,衛星數據的應用早在2000年代起便開始在各項運動競間普及。選手的移動距離等相關動態,皆能透過數據詳盡地掌握,並藉此大幅提升選手的整體表現。

許多數據分析的應用程式亦被大量開發。在排球界,日本女子國家代表隊前任總教練真鍋政義手持iPad於場邊指揮的形象已成經典畫面。比賽即時影像能迅速轉為數據,分析師的分析結果亦能即時顯示於總教練的平板電腦。

(時任)日本女子排球代表隊的總教練真鍋政義手持平板電腦,向場上選手即時下達戰術指示,2010年11月10日,東京國立代代木競技場(時事)
(時任)日本女子排球代表隊的總教練真鍋政義手持平板電腦,向場上選手即時下達戰術指示,2010年11月10日,東京國立代代木競技場(時事)

此技術於2012年倫敦奧運期間,日本女排勇奪銅牌後引發各界矚目;如今在足球、籃球等其他運動領域,亦有類似的即時數據應用程式問世,在賽場上得到的數據分析,得以迅速轉化為臨場的戰術依據。

下一頁: 導入「鷹眼系統」後的判決準確度大幅提升

關鍵詞

鈴木一朗 松井秀喜 美國職棒大聯盟 MLB 橄欖球 世界盃橄欖球賽 排球 大聯盟 大谷翔平 數據

瀧口隆司TAKIGUCHI Taka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每日新聞》報體育評論員。 1967年生於大阪府。1990年入職後,作為體育記者採訪了4屆奧運,還負責棒球、足球、橄欖球、相撲等的採訪報導。歷任體育部編輯委員、水戶分社長、大阪總社體育部長後,出任現職。發表於報紙的長期連載《奧運哲人 大島鐮吉物語》,獲得2014年度美津濃體育記者優秀獎。著作有《從資訊爆炸時代的體育報導史解讀未來》《體育報導論 新聞記者尋求的媒體視點》(均由創文企劃出版)。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