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電視台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人氣節目主持人中居正廣捲入女性糾紛後,該台的處理方式遭到外界強烈批評,事態進一步擴大至廣告主中止投放廣告,甚至引發經營高層的大幅改組。
問題的核心在於,富士電視台不僅未充分釐清事實真相,對女性受害者的應對也有明顯疏失,嚴重暴露了公司的治理失靈。雖然事態至今尚未有平息跡象,本文將依時間順序整理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相關人士的應對方式,並探討後續可能的發展。
事件概要
2023年5月:中居正廣在自宅舉辦餐敘,據報導,當時他與演藝圈相關人士「X子」發生了「重大糾紛」。糾紛的具體內容尚未明朗化。
同年6月:「X子」向工作上關係密切的富士電視台高層尋求協助。
同年7月:中居向富士電視台員工提及這起糾紛。
同年8月:富士電視台社長港浩一收到來自公司內部的糾紛報告。
2024年12月:富士電視台宣布,由岡田准一接任中居主持的節目《誰與中居》新任主持人,但當時並未說明中居是否將卸任。
同月19日:《女性SEVEN》報導中居與「X子」之間的嚴重糾紛,並指出中居已支付高達9,000萬日圓的和解金。
同月25日:《週刊文春》也刊登了類似內容,並指出發生糾紛的餐敘中,有富士電視台高層涉入。(該說法後來被更正為誤報)
同月27日:富士電視台否認有高層員工涉入此事。
2025年1月9日:中居發表聲明,承認曾發生過糾紛。由於內容提及「(因為已經解決)將繼續演藝活動」,引發爭議。
同月14日:富士媒體控股(FMH)的大股東——美國投資基金「Dalton Investments」致函FMH,信中表示「我們感到憤慨」,並要求設立第三方委員會和制定防止再發生措施。
同月17日:富士電視台港社長召開記者會。但因為限制記者入場,且不允許電視攝影機拍攝,遭到強烈批評。從當天開始,日本生命保險、豐田汽車等企業率先停止投放廣告,至25日為止已有超過100家公司撤下廣告。
同月23日:富士電視台和FMH召開臨時董事會。中居發表第二次聲明,宣布退出演藝圈。
同月27日:富士電視台舉行破例超過10小時的記者會,宣布嘉納修治會長和港浩一社長辭職。
同月29日:《週刊文春》發布更正報導。
中居的糾紛事件及其影響
關於中居,他與「X子」之間的糾紛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根據2024年12月的報導,該糾紛發生於2023年6月,之後據傳雙方達成包含高額金錢支付的和解協議。報導曝光後,中居以雙方簽有保密協議為由,對相關事實保持沉默。然而,他在2025年1月9日發表的聲明中提到「會繼續演藝活動」,此番言論引起廣泛批評。
外界批評多集中在認為該言論未能充分反映事態的嚴重性,加上仍存在刑事告訴的可能性,因此引發對中居本人的信任和未來演藝活動的質疑。儘管民事層面已透過和解達成初步解決,但由於仍可能面臨刑事追訴,整起事件的影響已不僅限於中居個人,甚至波及富士電視台整體的公信力。
這次事件的過程顯示,藝人的個人行為可能對相關企業的整體聲譽帶來巨大影響,同時也成為重新思考演藝圈的社會責任歸屬的契機。
富士電視台的應對與內部控管問題
外界對富士電視台的批評,不僅止於中居個人的糾紛,還延伸至該台整體的危機處理機制與內部治理上的缺失。特別是事件起因涉及女性受害,部分報導曾暗示富士電視台員工可能涉入其中(後來被否認),引發外界質疑「是否存在將女性員工『獻給』重要藝人的文化?」,引起該台對公司內部女性員工的對待方式及道德觀的質疑。
事實上,即便已接獲受害女性的求助,富士電視台仍未妥善處理,且即使社長已掌握資訊,卻未能充分通報給負責法遵的高層,種種狀況皆凸顯其內部治理體制存在嚴重缺陷。
此外,由於在2025年1月17日的記者會上,採取限制記者入場,且不允許電視攝影機進場拍攝,讓外界質疑富士電視台有意隱瞞真相。在初期階段即否認會設立由律師公會認可的第三方委員會,僅打算進行內部調查,也給人留下該企業缺乏責任感的印象。這一連串應對方式,成為讓贊助商和觀眾對富士電視台的危機處理和透明度產生質疑的因素。
贊助商的動向及其帶來的影響
在這起事件中,不僅是富士電視台本身的應對問題,來自外界的壓力也產生了極大影響。2025年1月17日,當時的港社長召開記者會後,各贊助商因認為富士電視台對責任歸屬交代不清,決定暫停投放廣告。從日本生命保險、豐田汽車等公司開始,至1月25日為止,已有超過100家公司停止在富士電視台的廣告播出。據說富士電視台幾乎無法銷售4月以後的廣告時段,對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經營體制與節目製作雖應分開看待…
此次富士電視台事件的根本問題在於「當員工提出受害訴求時,富士電視台是否未能依據法令遵循等基本原則,將訊息通報至相關部門,並理所當然地對受害者進行保護、查明真相、預防再次發生、以及諮詢法律機關等必要應對?」也就是說,這是經營治理的問題。
本來,這類涉及經營治理或部份節目演出者的問題,應該僅針對該部分進行討論,而不應影響到富士電視台製作的所有節目。
此外,贊助商所支付的費用,是針對廣告時段的曝光權益,若非合作性質的置入節目,否則並不代表贊助商有權干涉節目內容。
中居已完全退出螢光幕前,富士電視台的涉入也僅止於「傳聞」。因此,贊助商選擇撤下廣告,其實並無充分合理的依據。僅僅因為「是富士電視台的節目,形象不好」而做出判斷,顯然已屬反應過度。
此外,當贊助商企業基於自身立場單方面中止廣告投放時,通常仍須支付相關費用。在此情況下,企業經營者可能會面臨來自自家股東的責任追究。
儘管如此,贊助商之所以決定停播廣告,主要是擔心遭到消費者直接投訴,甚至引發抵制商品的行動。
近年來,當藝人爆出負面消息時,越來越多「自詡為正義使者的消費者」會打電話向該藝人出演節目的贊助商投訴。受到這類投訴影響,許多贊助商為了避免爭議,開始主動向節目製作單位建議暫停該藝人的演出,或停止使用其作為廣告代言人。
雖然富士電視台表示,針對更換廣告所產生的調整,將不向贊助商收取廣告費用,然而各家贊助商的動作仍對富士電視台造成巨大壓力,最終促使該台在1月27日舉行了一場史無前例、長達超過10小時的記者會。
最終,「消費者對贊助商的投訴」所引發的經濟壓力,對富士電視台的經營及節目製作現場造成了莫大打擊。此一事實,各家媒體機構都應嚴肅看待。
《週刊文春》的報導及其問題所在
《週刊文春》在2024年12月25日的第一篇報導中聲稱,引發中居與「X子」糾紛的餐敘中,有富士電視台高層參與。對此,富士電視台立即予以否認,而該雜誌在後續的第二篇報導起也未再提及高層涉入一事。
之後,《週刊文春》雖承認該報導為誤報,但公布方式與更正時機均引發批評,外界質疑其在資訊處理與媒體責任上明顯失當。這一連串應對,也再次凸顯新聞機構維持報導準確性與及時更正錯誤的重要性。
未來展望與改革方向
目前,富士電視台正在接受第三方委員會的徹底調查,以解決此次風波並重建信任。調查結果預計將於2025年3月底公布。
調查結果很可能會詳實認定多項內部控管上的重大問題,包括未妥善應對受害女性的訴求、未將資訊充分通報至法遵委員會,以及疑似將女性員工作為接待用途等狀況。(另外,也需注意,基於保護受害者人權的考量,第三方委員會的調查結果不一定會全面對外公開)
富士電視台在收到第三方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後,預計須儘速提出改組經營團隊並強化治理機制的具體改革方案。此外,由於各家贊助商停止投放廣告已對該公司的財務造成嚴重影響,富士電視台要將此危機作為契機,重新檢視內部控管方式並徹底改善危機管理體制,向觀眾、廣告商和股東展現負責任的態度。
此次事件也令人不禁聯想:如果富士電視台內部確實存在將女性員工當作接待人員的文化,或有因過度重視與藝人關係而忽視重大問題的體質,那麼,這樣的現象是否也同樣存在於其他媒體機構之中?
這起事件也促使外界重新關注整個媒體業界的治理機制、企業倫理,以及藝人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凸顯出重建社會信任將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標題圖片:富士媒體控股(HD)總部,2025年1月23日,東京港區(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