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鐵與美國鋼鐵的收購爭議:「川普政府可能帶來一線轉機」,交易條件將成關鍵——前日本經產官員細川教授分析

財經 政治外交 國際

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計畫,突然遭到美國前總統拜登否決。此舉被視為著眼於期中選舉的政治操作。如今川普重返白宮,他又將如何應對?我們訪問了曾站在日美鋼鐵談判最前線的前日本經產省官員、現任明星大學教授細川昌彥,請他分享看法。

細川昌彥 HOSOKAWA Masahiko

明星大學經營學部教授,國際經濟交流財團特別參與。1955年生,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系,並完成哈佛商學院高階管理課程(AMP)。1977年進入通商產業省(現經濟產業省),曾擔任中部經濟產業局長、史丹佛大學訪問研究員、JETRO(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紐約中心所長等職務。自2020年9月起擔任現職,並任多家跨國企業顧問,以及日本政府安全審查專家會議成員。經常在電視節目和演講上探討經濟安全保障、日美關係、半導體等議題。此外,他亦為《產經新聞》〈正論〉專欄作家、《日經商業電子版》連載撰稿人,並曾為《日經新聞》〈經濟教室〉撰文。著作包括《如何對抗暴走的川普與獨裁的習近平?》與《巨型區域經濟的攻防戰》等。

讓川普滿意的「大交易藍圖」

美國前總統拜登在年初便火速下令中止日本製鐵對美國鋼鐵的收購,這顯然是基於對2026年期中選舉的政治考量。即使批准收購,川普總統上台後也一定會推翻這個決定。從選舉策略來看,拜登不能讓川普藉機大作文章,更不能讓全美鋼鐵工會倒向對方陣營。這場選戰,實際上已經開打。

那麼,在川普執政期間,日鐵的收購案就完全沒有轉機了嗎?其實仍有一線希望。關鍵在於日本能否提出讓對方有所「斬獲」的交易條件。只要能讓川普在期中選舉時大肆宣傳「我爭取到了這麼好的成果」,他的態度就可能180度大轉變。

川普偏好能大張旗鼓的「大規模交易」。但日鐵單憑一己之力,無法端出足夠份量的「見面禮」,這必須是「全日本」共同推動的計畫。例如,增加日本汽車業對美國的投資。因為美國未來調高關稅的主要對象,很可能就是汽車產業。如果汽車業和鋼鐵業各自為戰,終將一敗塗地。必須整合各產業,繪製一幅足夠吸引人的「大藍圖」,才能形成有效的交易籌碼,發揮最大影響力。

美國鋼鐵公司艾德加湯普森廠——位於美國賓州匹茲堡近郊(時事)
美國鋼鐵公司艾德加湯普森廠——位於美國賓州匹茲堡近郊(時事)

川普第二任期的核心政策在於「振興製造業」。日本應瞄準這一點,展現合作意願。舉例來說,日本的半導體材料與設備廠商若承諾對美投資,就可以強調這將有助於強化美國半導體產業的供應鏈基礎。

另一個關鍵是要懂得巧妙迎合川普的自尊心。日鐵正是因應川普第一任期提高鋼鐵關稅的政策,才調整策略,從以出口為主轉向透過收購美國鋼鐵公司進軍美國市場。日鐵不僅對美國企業進行設備投資,還提供技術支援,成為振興美國製造業的第一個「示範案例」。如果對川普說:「您第一任期的關稅政策,如今已經開花結果了!」或許能有效打動他。

2023年全球鋼鐵企業粗鋼產量排名

下一頁: 其實多數人「支持日鐵的收購」

關鍵詞

石破茂 收購 川普 日本製鐵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