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為何不行?」——日本社會能否實現多文化共生?

社會 國際交流

大分縣某町,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土葬墓地建設計畫因遭到當地居民反對而擱淺。儘管日本並不禁止土葬,但許多地方都發生了同樣的問題。為什麼土葬難以實現?可以預見,旅居日本的外國人將不斷增多,在這一背景下,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將成為檢驗日本能否建成理想中的多文化共生社會的試金石。

針對土葬的「3種抵觸情緒」

試圖新建土葬墓地,卻因為當地居民的強烈抵制而導致計畫受阻,其他在日穆斯林群體也有過類似經歷,別府穆斯林協會並非個例。筆者採訪過的茨城縣櫻川市的事例,和別府的情況也有相似之處。

當時櫻川市的條例並沒有規定修建墓地必須召開居民說明會。當地一座佛教寺院為穆斯林提供幫助,直接與作為審批方的櫻川市政府相關部門交涉,於2023年9月取得了修建墓地的許可。然而,居民得知該計畫後,反對的呼聲高漲,結果穆斯林一方的團體組織向市政府申請撤銷許可,並於2024年3月取消了建設計畫。

辦理了合法手續,卻因為遭到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而導致計畫擱淺——這兩個事例集中反映了在日穆斯林所面臨的困境。當地居民關注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3類。

  1. 對如今日本已經很少見的土葬在公共衛生方面的影響感到擔憂
  2. 對不太熟悉的伊斯蘭教隱隱感到不安
  3. 在辦理建設計畫手續的過程中,居民產生的被忽視感

在此重申一下,如果單從法律程式來看,無論別府市還是櫻川市的案子都沒有任何問題。由此穆斯林一方產生了「明明已經付出了超出法令規定的努力,為什麼還是不允許開工建設」的疑問,並對此感到憤怒,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或許也不應該忘記日本社會的現實,一旦當地居民發起抵制運動,那麼要想開工建設就絕非易事。

穆斯林在別府清真寺禮拜。大約有300人來此禮拜,主要是留學生。2020年10月9日,大分縣別府市(筆者攝影)
穆斯林在別府清真寺禮拜。大約有300人來此禮拜,主要是留學生。2020年10月9日,大分縣別府市(筆者攝影)

下一頁: 「在自家後院修建墓地的精神準備」

關鍵詞

伊斯蘭教 穆斯林 多元文化 土葬 多元文化共生 喪葬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