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日本「米荒」的真相

財經 政治外交

山下一仁 [作者簡介]

2024年8月後的一段時間裡,日本出現白米短缺狀況,引發了消費者的極大擔憂。雖說這一時期原本就是新米上市前庫存減少期,但稻米批發價格也在上漲,創下了自2006年日本農林水產省開始調查以來,8月份稻米批發價的最高水準,直接給日本民眾帶來了「吃飯壓力」。儘管日本政府對此做出了一番解釋,但日本經濟產業研究專家山下一仁指出,日本稻米短缺的真相並不那麼簡單。

農林水產省為何不採取措施?

稻米通常在9月秋收後存入倉庫,逐步銷售至次年收穫季。今年8月後的一段時間裡超市白米斷貨,是因為正處於陳新白米的交替時期。然而,儘管明明在1年前就知道去年稻米產量遭受高溫帶來的損失,庫存有100萬噸稻米的農林水產省卻沒有採取任何應對措施,這是為什麼呢?

從前些年開始,JA和農林水產省就一直在指示引導農民進一步減耕。日本全國農業合作社聯合會(簡稱JA全農)與批發商的稻米交易價格從2021年產稻米每60公斤1萬2804日圓,上升到2022年產1萬3844日圓,2023年產稻米則達到1萬5306日圓,兩年裡上漲了20%,這也是10年來的最高米價。此外,今年產稻米的概算金(JA支付給農民的暫付款)比2023年產稻米提高了2到4成。米價上漲對於JA和農林水產省來說,是一種「成果」。如果投放儲備米,供應增加,米價就會下跌。

農林水產省稱,今年生產的新米上市後,白米短缺問題即可得到解決。但是,今年產的米本應在今年10月到明年9月之間逐步消費。如果提前消耗,那麼明年8月新陳交替之際將再次發生「米荒」。而且,今年也是酷暑,所以米價不會下降。

下一頁: 根本性對策:廢除減耕,直接支付,恢復複作

關鍵詞

稻米 JA 全球暖化 氣候變動 糧食自給率 糧食 糧食安全保障 白米 氣候變遷 米荒 儲備米 減耕 複作

山下一仁YAMASHITA Kazuhito簡介與署名文章

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研究主任、經濟產業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生於1955年。1977年進農林省工作。歷任日本駐歐盟使團參贊、農林水產省地域振興科長、農村振興局副局長等。2008年退職。近作有《TPP鬧劇及後臺農協煽動開放門戶之恐怖的遠謀深算》(OKURA NEXT新書,2012年)、《農協的陰謀》(寶島社新書,2011年)、《農業大爆炸的經濟學》(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2010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