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欲墜的「相撲部屋」制度―入門弟子減少導致的相撲界危機

運動 社會 文化

長山聡 [作者簡介]

在日本運動界裡,不分專職或業餘運動員、不分學生或社會人士,選手和教練共同生活的例子很多。最常拿來舉例的便是「相撲部屋」。在相撲界,師父一家人和所有徒弟「在同一個屋簷下一起吃飯一起生活」,而徒弟們也會在此一同練習相撲。然而,這樣的傳統現今卻隨著越來越少人拜師而開始動搖。本文試圖深入探討相撲部屋的歷史及其現狀。

屬性相近的相撲部屋組成集團,此集團稱為「一門」

明治維新後,受到社會風俗由封建轉變為文明的影響,相撲被視為「野蠻的運動」。儘管不受大眾喜愛,相撲會所仍然堅持每年兩次在兩國回向院舉辦相撲表演,並將江戶相撲更名為東京相撲。相撲力士不再隸屬於大名之下,由各相撲部屋照顧這些力士,並整合了一套力士培育制度。

錦繪中描繪明治時代初期相撲練習道場―《伊勢之海稽古場繁榮之圖》―(歌川國輝繪)
錦繪中描繪明治時代初期相撲練習道場―《伊勢之海稽古場繁榮之圖》―(歌川國輝繪)

1917年(大正6年)出羽海部屋的練習道場。圖中可見土俵旁有一個小的鳥居和小祭壇(出自大正時期相撲專門雜誌「武俠世界」)
1917年(大正6年)出羽海部屋的練習道場。圖中可見土俵旁有一個小的鳥居和小祭壇(出自大正時期相撲專門雜誌「武俠世界」)

在當時,即使沒有自己的練習道場仍然可以經營相撲部屋。1990年,號稱亞洲最大規模的兩國國技館開幕,那時約有47個相撲部屋,與現在數量差不多,然而僅11個相撲部屋擁有自己的練習道場。

那些沒有練習道場的相撲部屋的力士們,則會在其他有土俵且同為一門的相撲部屋內練習。

所謂「一門」是指屬性相近之相撲部屋所組成的集團。

例如,A部屋的相撲力士退休,並開設B部屋,則A部屋與B部屋實屬同門,這樣擴展下去的集團即為一門。

直至1950年代之前,相撲部屋的經營經費乃自行負擔,並非像現今一樣由相撲協會全額支付,每個一門有類似的「工會組織」,負責統籌各地商演事宜,其收益便用以經營相撲部屋。相撲力士能否進入具有高獲利能力的一門下學習至關重要,相同地,每個一門也有競爭意識,都希望能培養出未來可成為招牌的優秀相撲力士。

儘管1958年起改變制度,整併了各地演出,改為每年固定六場賽事,每個一門依然會透過聯合訓練、婚喪喜慶、或相撲協會理事選舉等場合進行交流。相撲力士有義務必須加入任何一個一門,目前有五個一門,出羽海、二所之關、時津風、高砂、伊勢之濱。

順道一提,大山部屋是最後一個沒有練習道場的相撲部屋,它在1986年與高砂部屋合併。而2004年是史上最多相撲部屋數量的一年,高達55個,目前則為45個。

出羽海部屋是相撲界最具盛名的佼佼者部屋,是現存部屋中培養出最多橫綱力士的部屋,多達9人。它也是由12個部屋所組成的出羽海一門的核心部屋(東京都墨田區)(nippon.com編輯部攝影)
出羽海部屋是相撲界最具盛名的佼佼者部屋,是現存部屋中培養出最多橫綱力士的部屋,多達9人。它也是由12個部屋所組成的出羽海一門的核心部屋(東京都墨田區)(nippon.com編輯部攝影)

前關脇安美錦・安治川親方於2022年12月開設安治川部屋。時尚設計搭配木質暖調,與周圍景觀融為一體(東京都江東區)(Architect Developer提供)
前關脇安美錦・安治川親方於2022年12月開設安治川部屋。時尚設計搭配木質暖調,與周圍景觀融為一體(東京都江東區)(Architect Developer提供)

下一頁: 親方們感嘆「難以吸引下一代人才」

關鍵詞

相撲 蒙古 白鵬 大相撲 相撲部屋 新徒弟審查 親方 一門

長山聡NAGAYAMA Sato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大相撲雜誌》(Appli Style社發行)總編。1956年東京出生。上智大學經濟學系畢業。1986年開始於《大相撲》(讀賣新聞社發行)和《全壘打》(日本體育出版社發行)從事採訪、撰文以及編輯輔助等工作。1991年成為《大相撲》的專屬記者並採訪相撲界。2010年8月《大相撲》停刊後任讀賣Plus編輯委員,2017年4月起任現職。著有《貴乃花 再次「不惜生命」》(Eastpress社)、《你不知道的土俵後臺》(實業之日本社),其他還有多數相撲相關書籍以及報導。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