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AI的濫用趨勢:偏離「道德」,開發用於非法目的的程式

技術 社會

隨著生成AI的普及,濫用AI的趨勢也在暗中蔓延。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用人工智慧(AI)進行的網路攻擊和犯罪,這不僅威脅個人資訊、生活和企業活動,還威脅國家安全。本文將介紹惡意利用的各種情況,並探討企業應採取怎樣的措施。

惡意開發的生成AI

ChatGPT的越獄行為意味著刪除了現有生成AI的倫理程式和系統限制,但人們越來越擔心,一些生成AI可能一開始就是以「惡意利用」為前提而開發的。2023年7月,以暗網為中心,出現了以支援網路攻擊為目的而開發的LLM(大型語言模型)、蠕蟲GPT(*3)。儘管提供蠕蟲GPT的網站已被關閉,但隨後出現了名為「詐騙GPT」的工具,它擅長創建詐騙性電子郵件和協助非法訪問信用卡。

由於一般的生成AI內置了防止濫用的機制,因此當它們被越獄濫用時,通常會表現出不穩定性。然而,與此相反,蠕蟲GPT和詐騙GPT似乎是專門為了濫用而開發的,從一開始就沒有建立起防止惡意回答的系統。

因此,那些在暗網等處獲得「濫用型生成AI」的用戶很可能會利用這些工具來創建具有說服力的詐騙郵件,或者對特定企業的系統漏洞發起無限制的網路攻擊。如果濫用型生成AI得以普及,即使是不具備高級程式設計技能的用戶,也可能更加精妙地策劃和執行網路釣魚和網路攻擊。

帳號交易和犯罪中的「分工」

在暗網上進行生成AI帳號的非法交易和犯罪活動的分工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

根據一家本公司位於新加坡的網路安全公司的報告,自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超過10萬個ChatGPT帳號資訊被盜,並在暗網上被交易(*4)。據稱,這些被盜帳號被用於包括中國在內的禁止使用ChatGPT的國家和地區。由於這些帳號中包含了通過聊天進行的商業交談和系統開發的歷史記錄,因此存在非公開資訊洩露或被用於詐騙和網路攻擊的風險。

在暗網上,不僅有生成AI帳號的非法交易,還出現了一種「按小時出租」的詐騙生成AI,以獲取高度匿名加密資產的手段。在商業領域,通過網際網路使用雲端軟體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越來越流行,而將詐騙AI用於出租則可視為一種「犯罪SaaS」。這表明犯罪活動正在朝著更加專業化和分工化的方向發展。

由於分工體制周全,各專業人員分別擔任非法交易帳號和犯罪工具的開發、出租以及實施攻擊等活動,其結果是,各個犯罪和惡行比過去更難破案,網路攻擊和犯罪的效率還在不斷攀升。

下一頁: 8項基本對策

關鍵詞

犯罪 AI 犯罪・事件 網路詐騙 網路犯罪 網路攻擊 Chat GPT 生成AI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