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習政權的一聲令下成為起爆點,即使控制資訊流通,仍無法遏止巨額不良債權的發生

政治外交 財經 國際 社會 工作勞動

中國多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商接連違約(default),再加上恆大集團申請破產,目前已有意見認為「中國經濟正在日本化」。亦即面臨泡沫經濟的破裂,以及隨之而來的「失落的三十年」,懷疑中國恐將重蹈日本的覆轍。

習政權將房地產投資視為問題

然而,習近平政權開始將房地產投資視為問題,認為「房屋的用途是居住,而非投機對象」。在習政權的一令之下,中國的房地產需求開始降溫,房市落入衰退趨勢。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基於樂觀的經濟預期,向國有銀行貸款與發行公司債,承受著超出自身償還能力的高額債務。隨著房市景氣持續走低,住宅銷量亦減緩衰退,開發商無力償還債務的狀況接二連三。甚至是領導業界的碧桂園與恆大集團,亦深陷違約風暴,但這僅是冰山一角。民眾擔心後續將有更多大型房地產開發商倒閉。

中國的債務違約將引發連鎖反應,其影響範圍可能超過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的局面。房地產開發商的經營困境將延燒至地方政府,造成地方政府喪失出讓土地使用權的財源收入,而地方政府管轄的養老年金等社會保險基金,恐將因此招致財源枯竭的窘境。

巨額不良債權

恆大集團已向紐約法院申請破產。雖然其用意在於延續公司的營運,但外界認為恆大已陷入債務超過資產的狀況,幾乎不可能重建經營。9月28日,恆大承認公司創辦人兼CEO許家印已遭警方拘捕。

如前所述,原本房地產泡沫的主因在於政府的治理失敗,但政府無法救助個別企業的經營失利。不過,若任其發展,將難以保障債權人與購屋者的財產權益,恐會引發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是,國有銀行向恆大集團提供融資而持有大量的不良債權。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金融機構亦受波及,日本長期信用銀行與日本債券信用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相繼破產倒閉。此次中國的國有銀行也面臨類似風險。

日本當時善用存款保險機構來搶救銀行。相較之下,中國直到2015年5月才引入存保制度,保障能力不足。中國政府終究將被迫投入財政資金。

下一頁: 以強大的資訊管制避免「擴散波及」

關鍵詞

泡沫經濟 中國 金融危機 習近平 泡沫經濟破滅 中國共產黨 景氣 不動產 泡沫破滅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