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習政權的一聲令下成為起爆點,即使控制資訊流通,仍無法遏止巨額不良債權的發生

政治外交 財經 國際 社會 工作勞動

柯隆 [作者簡介]

中國多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商接連違約(default),再加上恆大集團申請破產,目前已有意見認為「中國經濟正在日本化」。亦即面臨泡沫經濟的破裂,以及隨之而來的「失落的三十年」,懷疑中國恐將重蹈日本的覆轍。

中國的泡沫起於「政府的治理失敗」

世上泡沫終將破裂。雖然中國目前面臨的困境,相較19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有相似之處,但存在著更多的巨大差異。總而言之,日本泡沫經濟的主要起因是「市場失靈」,而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則是「政府的治理失敗」所造成。

過去20年來,中國政府一向將房地產投資定位為經濟成長的引擎。尤其在胡錦濤執政時期(2003~2012年),(時任)中國總理的溫家寶決定以收取權利金的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土地租賃),作為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受到此政策之刺激,各地方政府紛紛調升土地使用權的價格,房地產開發商亦迎合拉抬,雙方事實上都一窩蜂地在炒作土地。若不迎合地方政府的要求,開發商就難以獲得標案。這便是催生房市泡沫的起因。

40年前,亦即「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城市居民每人的平均居住面積約為3平方公尺。當時中國城市的標準家庭成員是3至4人,因此每個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積約10平方公尺。長久以來,中國人殷殷期盼著可以住進寬敞的房屋。

由於中國土地為公有制,制度上禁止土地買賣,因此無法進行都市更新。1990年代中期,中國政府仿效日本的土地租賃制度,分離土地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允許出讓使用權以供市場買賣。藉由這項改革啟動都更,大規模興建以個人為銷售對象的公寓大樓,推動房地產市場的景氣蓬勃發展。

雖然許多人有購買自用房屋的需求,但經濟能力不足以購買房屋的人則更多。長久以來,在中國社會裡,擁有自用房屋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特別是在年輕人之間,擁有自用房屋被當作結婚的先決條件。正是這種強烈的實際需求,刺激出房地產開發商大膽的開發計畫。

下一頁: 習政權將房地產投資視為問題

關鍵詞

泡沫經濟 中國 金融危機 習近平 泡沫經濟破滅 中國共產黨 景氣 不動產 泡沫破滅

柯隆KE Long簡介與署名文章

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1963年生於中國南京市,19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技大學日語系,1988年赴日。1992年畢業於愛知大學法經系。1994年獲得名古屋大學研究所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長銀綜合研究所國際調查部研究員,1998年任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7年起任現職。財務省外匯審議會委員(2000~2009年)、財務政策綜合研究所中國研究會委員(2001~2002年)。主要著作有:《暴走的中國經濟》(Business社,2014年)、《中國成為普通大國之日(日本實業出版社、2012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