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剖析日本的「擠牙膏式漸增主義」移民政策

政治外交 財經 社會 國際 工作勞動

板倉君枝(nippon.com) [作者簡介]

在接納外國勞工方面,政府已初步決定擴大可實現永久定居的「特定技能2號」在留資格適用對象範圍,「發展式地解決」飽受國內外詬病的技能實習制度問題。針對一直宣傳「不推行移民政策」的日本採取的接納外國人政策的背景情況,以及該政策與社會現實缺乏一致性的問題,本編輯部採訪了深諳移民問題的社會學家樋口直人教授。

樋口直人 HIGUCHI Naoto

早稻田大學教授。專攻社會學。研究課題包括日裔南美人移民和日本的排外主義等。著作有《日本型排外主義——在特會、外國人參政權、東亞地緣政治學》(2014年)、編著與合著作品有《日本是否出現了右傾化》(2020年)、《從日本的現實加以思考  移民政策是什麼》(2019年)等。

「不投資,卻還要求具有能力」

樋口教授指出,「由於執著於『技能』這個詞,所以把入境門檻設置得過高」。「與其說因為並非『純體力勞動者』,所以需要考試,莫如說作為非熟練工加以接納,並培養其技能,這樣做才具有政策層面的一致性。不過,首先是必須圍繞日語學習等充分實施講座培訓。」

「這並不是地方政府每週開展一兩次日語培訓就能解決的問題。為了避免工作中出現溝通障礙,必須實施集中培訓,政府應該保障培訓期間的培訓費和生活費。這可不是地方層面可以做到的事情。但政府認為對人的投資是『多餘』的財政支出,一直極力回避。」

「進入本世紀後,作為職業培訓的一環,歐洲一直在實施語言培訓。比如,德國就面向外國勞動者開展600小時的語言培訓,培訓期間每月會提供大約1000歐元的津貼。美國政府雖然不對人進行投資,但也不會設置幾年後要求證明能力的資格條件。」

「反觀日本,不投資,卻還要求具有能力。不投資的話,人是不會成長的。哪有這種兩頭都占的好事。而且,對人進行投資,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遏制人手不足問題,之後還能以稅金形式得到回饋,明明是一種高效率的投資。所以說日本的認識存在很大誤區。」

有效發揮移民的潛力

樋口教授長期以來針對日裔開展的調查證明,日語能力和工作的選擇範圍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

「要想成為正式員工,或者自己做生意,必須掌握能夠滿足工作需要的日語。同時,經日本人推薦往往可以找到好工作,而如果依靠移民之間的關係網,經常只能介紹一些派遣工、契約工之類的『打工』型工作。加強和日本人的關係,對移民融入社會、多文化共生、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將產生積極作用。」

在日本,以巴基斯坦人為代表的南亞國家的外國人經營二手車生意,已經將市場逐漸擴大到了全球。樋口教授表示,其中的核心都是和日本女性結婚後獲得特別在留許可的外國人。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稱,移民的民族商業頭腦和創業精神有助於推動經濟成長。在日本,且不說認識不到移民的民族商業頭腦,甚至不允許他們轉職到有發展潛力的領域。這樣只會削弱通過發揮移民活力所產生的經濟成長潛力。必須從根本上轉變思想。」

標題圖片:在群馬縣大泉町某工廠勞動的印尼技能實習生,2018年10月16日(AFP/時事)

關鍵詞

越南 移民 外國人 人手不足 入管法 外國勞動者 入國管理 技能實習生 技能實習制度

板倉君枝(nippon.com)ITAKURA Kimie簡介與署名文章

曾供職於出版社、報社,現為nippon.com編輯部在職作者和編輯。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