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奇跡」走向終結:人口減少構成限制發展的壁壘

財經 政治外交 社會 國際

日本去年出生人數跌破80萬。然而不僅是日本,中國、韓國和臺灣相繼發佈的少子化資料也同樣令人震驚。長期以來東亞這個備受矚目的「全球經濟成長中心」,似出現因難以抵抗人口崩潰而失去這一地位的跡象。

「經濟成長中心」或轉移至東協和印度

去年下半年(7至12月),外國資本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降至18年來的最低水準,同比減少高達73%。除了疫情防控、中美對立風險等因素外,似乎外界對少子老齡化問題導致中國市場萎縮的擔憂也產生了影響。

進入中國的外資越來越少,在中國以外地區拓展零件採購點、將生產基地轉移至他國等情況在逐漸增多。承接方主要是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對比觀察「人口金字塔」,就能清楚地看出各個國家的發展潛力。東亞國家都是下部(年輕人群)較窄的「壺型」或者類似海星的形狀,而東南亞國家基本都是上部(老年人群)較窄,中間到下部較寬的「吊鐘型」。印度已經開始從標準的金字塔型向吊鐘型轉變。

2023年的人口金字塔

「全球經濟成長中心」從東亞轉到東南亞,再到印度的趨勢似乎已經不可阻擋。

標題圖片:中國浙江省東陽市某小學的孩子們在春季開學典禮現場體驗「跳竹竿」遊戲,2023年2月8日(新華社/共同通信images)

關鍵詞

中國 印度 東協 東亞 人口減少 少子化 東南亞 人口 高齡化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