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行新總裁面臨的挑戰: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的調整和利率飆升的風險

財經 社會 生活 政治外交

小黑一正 [作者簡介]

隨著日本銀行正副總裁的換屆,以植田和男為總裁的新班子正式走馬上任。坦率地說,筆者對此次的人事安排頗感驚訝,但作為同是理科出身的經濟學者,仍然願意為他搖旗呐喊。針對植田領導的日本銀行,市場最關注的一個問題是「自推出安倍經濟學後一直延續至今的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將會何去何從」。

國庫利息支出增加的風險

在國債的未償餘額超過1000兆日圓的情況下,即便政府大舉發行國債,由於目前國債利率沒有大幅上升,財政問題也未暴露出來。這是因為日銀一直通過YCC將長期利率引導控制在低位的緣故。

然而,一旦逐步交由市場機制來決定長期利率,國債利率開始持續上升,那麼國債的利息支出也會增加。如果利息支出只是增加數兆日圓的程度,財政上還可以應付;但在稅收成長乏力的背景下,一旦這項支出的增幅超過10兆日圓,那又將是另一種局面。

如果貨幣政策成功恢復正常,長期利率穩定在1%左右則較理想。另一方面,如果日銀嘗試了恢復利率正常化,但利率上漲壓力大於預期,正常化調控以失敗告終,長期利率躍升至3%以上,那麼國家財政就有可能陷入危機狀態。

如此一來,或許有人會認為「今後日銀只要繼續抑制長期利率即可」,但問題永無休止,不一定能夠永遠控制得住。政治可以暫時性地扭曲經濟(市場機制),但最後經濟很可能會打垮政治。總有一天必定會出現破綻。

另外,假如將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為一個整體,那麼即使日銀持有國債,日銀與政府的合併債務成本基本上也沒有變化。現在,由於利率幾乎是零,所以負債成本尚未顯現,但當日本擺脫通縮之時,此前能以零成本融資解決財政赤字的狀況將會徹底終結,巨額債務成本將會再次暴露出來——或許這樣的思考角度也具有重要意義。在物價上漲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能否履行轉變貨幣政策這一重大責任,取決於日本銀行新領導班子的能力。

標題圖片:日銀總裁植田和男(右)與前總裁的黑田東彥(左)出席2016年5月在仙台市召開的研討會(共同)

關鍵詞

日本銀行 國債 日銀 黑田東彥 日本銀行行長 量化寬鬆政策 植田和男

小黑一正OGURO Kazumasa簡介與署名文章

法政大學經濟系教授。專業為公共經濟學。出生於1974年東京都。京都大學理學系畢業後,修完一橋大學經濟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歷任財務省財務綜合政策研究所主任研究官、一橋大學研究所准教授後,2015年4月起任現職。著有《日本經濟的再構築》(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藥價的經濟學》(編著/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等多部作品。(筆者圖片:尾崎誠攝影)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