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銀行新總裁面臨的挑戰: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的調整和利率飆升的風險

財經 社會 生活 政治外交

小黑一正 [作者簡介]

隨著日本銀行正副總裁的換屆,以植田和男為總裁的新班子正式走馬上任。坦率地說,筆者對此次的人事安排頗感驚訝,但作為同是理科出身的經濟學者,仍然願意為他搖旗呐喊。針對植田領導的日本銀行,市場最關注的一個問題是「自推出安倍經濟學後一直延續至今的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將會何去何從」。

收益率曲線的扭曲

導致貨幣政策環境劇變的第二個原因,是日銀將長期利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短期利率引導至一定水準的「收益率曲線控制」(YCC)出現破綻。2016年9月,日銀調整了「量化質化貨幣寬鬆政策」(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的方針路線,引入了YCC。這就是所謂「帶有長短利率操作的量化質化貨幣寬鬆政策」的開端,而為了實現安倍經濟學中擺脫通貨緊縮的目標,讓通貨膨脹率穩定維持在2%以上,日銀一直在持續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

不過,在通貨膨脹率已經超過2%,日圓急劇貶值和國內物價上漲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收益率曲線的扭曲現象變得愈發明顯。通常來說,年限越長,利率就會越高,所以會呈現向右上揚的曲線。在物價上漲導致利率全面上漲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日銀大量買入了作為利率引導對象的10年期國債,試圖將其收益率控制在0.25%的上限以下。結果就出現了收益率曲線的扭曲,剩餘8、9年時間的國債收益率超過了10年到期的收益率。

收益率曲線的形狀

這是一種不尋常的狀況,如果這樣的扭曲現象持續下去,市場功能將遭破壞,合理的利率水準將不得而知。因此,在2022年底召開的金融決策會議(12月19、20日)上,日銀突然對貨幣政策實施微調,表示允許把過去一直引導控制在0.25%左右的長期利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波動幅度擴大至0.5%。

這相當於實質上的加息,意味著將長期利率上限從0.25%提高至0.5%,但時至今日,收益率曲線依然是扭曲狀態(參見圖表)。儘管這是因為物價上漲引發的利率上漲壓力沒有減輕,但更加嚴峻的問題,是為了將長期利率控制在0.5%的上限以下,日銀現在仍然面臨必須大量購買國債的狀況。

於是,截至2022年12月末,日本持有的國債量膨脹到了創新高的564兆日圓。如果日銀的國債持有量繼續增加,那就會成為維持貨幣寬鬆政策的信號,進一步加劇物價上漲和日圓貶值的壓力。一旦物價上漲,又會給長期利率帶來上升壓力,但若想通過YCC來抑制,那麼收益率曲線的扭曲問題又會更加嚴重。

而要抑制長期利率,日銀就必須繼續購買長期國債,這樣做會進一步增加其國債持有量。為了阻斷這種「惡性循環」,只有恢復正常的貨幣政策,逐步把長期利率水準的決定權交給市場機制,但考慮到貨幣政策與日本財政狀況的關係,這種做法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下一頁: 國庫利息支出增加的風險

關鍵詞

日本銀行 國債 日銀 黑田東彥 日本銀行行長 量化寬鬆政策 植田和男

小黑一正OGURO Kazumasa簡介與署名文章

法政大學經濟系教授。專業為公共經濟學。出生於1974年東京都。京都大學理學系畢業後,修完一橋大學經濟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歷任財務省財務綜合政策研究所主任研究官、一橋大學研究所准教授後,2015年4月起任現職。著有《日本經濟的再構築》(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藥價的經濟學》(編著/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等多部作品。(筆者圖片:尾崎誠攝影)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