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時代的潛艦:擁有水下反擊能力——難點在於「人」

政治外交 社會

2022年12月,岸田政權修訂日本國家安保戰略等「安保3文書」,決定轉變政策,讓日本自衛隊擁有反擊能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引進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國產或美國製巡航飛彈。在其防衛能力建設計畫中,這些飛彈不僅用於裝備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還將裝備潛艦。擁有水下高隱秘性的攻擊能力,究竟意味著什麼呢?讓我們深入探討令和時代潛艦的新任務和課題。

就算裝備充實了,但是人員不足!

那麼,如果增加潛艦數量,就能提高反擊能力,這似乎有道理,但事情並沒有如此簡單。對此,深谷先生回答:「想增加的東西有很多,但有更大的麻煩要解決」。這個麻煩,就是如何確保充足的自衛隊員,也就是「人」的問題。自衛隊陷入嚴重的人員不足,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深谷先生懷疑政治家們是否在認真考慮自衛隊員問題。他感歎道:「雖然防衛費用成倍增加,不斷購買各種裝備,但對於自衛隊長期招不到人、前線人員不足等問題,根本看不到政治家們在認真對待。」

自衛隊軍官的退休年齡也被設定為低於一般公務員,理由是為了「保持自衛隊的精幹」。最近在延遲退休潮流的影響下雖有所調整,但相當於士官的曹級軍官退休年齡為54-55歲,尉級和佐級軍官也必須在55-57歲離開工作單位。包括任期結束退役的自衛官(新退役隊員)在內,每年退役人數達8800人之多。

深谷先生表示,這就相當於每年開除將近9000名年富力強的自衛隊員。他建議,可以讓他們從駕駛戰鬥機、奔走於艦艇甲板上的「戰鬥任務」中解放出來,應該更加靈活地探討延遲退休年齡,讓他們能夠選擇從事辦公工作或簡單作業等後勤工作。

以從根本上強化防衛能力為口號,此次防衛能力建設計畫的調整正在穩步推進。但是,從根本上支撐自衛隊的要素是「人」,對「人」的津貼費用容易被忽視。確保人員是少子老齡化的日本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之一。正因如此,為了維持精幹的自衛隊力量,需要進行大膽而果斷的制度改革。

就算擁有反擊能力提高了攻擊能力,如果支撐全域的人材基礎脆弱,那麼好不容易推動的令和時代加強防禦能力工程很可能會半途而廢。

標題圖片:海上自衛隊的「大鯨」號潛水艇。2022年11月4日於橫濱市中區的橫濱新港(時事)

關鍵詞

安全保障 自衛隊 防衛省 防衛費 防衛預算 安保3文書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