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時代的潛艦:擁有水下反擊能力——難點在於「人」

政治外交 社會

2022年12月,岸田政權修訂日本國家安保戰略等「安保3文書」,決定轉變政策,讓日本自衛隊擁有反擊能力。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引進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國產或美國製巡航飛彈。在其防衛能力建設計畫中,這些飛彈不僅用於裝備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還將裝備潛艦。擁有水下高隱秘性的攻擊能力,究竟意味著什麼呢?讓我們深入探討令和時代潛艦的新任務和課題。

邁向獨立防衛能力建設的一步

時代在變,日本周邊的安保環境日益惡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岸田政權修訂了國家安保戰略等「安保3文書」,邁出了不單純依靠美國、建設獨立防衛能力的第一步。

據悉,前線的潛艦部隊對於擁有反擊能力反響熱烈,士氣高漲。日本潛艦的任務活動今後將會如何變化?我就此詢問了深谷先生,得到了如下回答。

「過去,在非常時期,潛艦的作用僅限於攻擊艦船和鋪設水雷。雖然具有運用所謂反擊裝備的潛力,但根據國家的防衛政策,這是不允許擁有的。而引入戰斧巡航飛彈,意味著在原有作用的基礎上,追加賦予了靈活運用其特性的攻擊能力。」

在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中,潛艦首次發射戰斧飛彈。如果日本引進該系統,潛艦的作用將發生重大改變,真有可能變成「終極武器」。

日本現有潛艦有6個魚雷發射管。戰斧飛彈可以從魚雷管發射。但為了自我防禦,至少要裝2枚魚雷。這樣一來,就算能裝載對地攻擊武器,一次最多也只能裝備4枚。潛艦從水中發射飛彈,就會暴露其藏身之處,因此發射後必須迅速離開現場,要想再次發起攻擊需要相當長的準備時間。

據悉,美國海軍的洛杉磯級核潛艦配備12個垂直發射裝置。如果日本潛艦也加裝垂直發射裝置,增加發射管,那麼作戰目標也相應增多。能夠精準破壞位於內陸地區的攻擊目標,這一點意義重大。

下一頁: 就算裝備充實了,但是人員不足!

關鍵詞

安全保障 自衛隊 防衛省 防衛費 防衛預算 安保3文書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