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產黨建黨100年:順應時代靈活應變的一個世紀

政治外交 國際

2022年7月,日本共產黨迎來了建黨100週年。從二戰前直至戰後的一段時期,日本共產黨主張暴力革命,曾遭殘酷鎮壓,但在日本經濟高速成長時期,勢力得以擴張。近年來,日共提出了依靠在野黨聯合鬥爭實現政權更替的目標。一橋大學教授中北浩爾專門研究日本政治外交史,最近出版了專著《日本共產黨 追求「革命」理想的100年》(中公新書)。請他談談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之後依然存續至今的日本共產黨的前世今生及未來。

中北浩爾 NAKAKITA Kōji

一橋大學研究所社會學研究科教授。1968年出生於三重縣,1991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系。1995年東京大學研究所法學政治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中途退學,法學博士。曾任大阪市立大學法學系副教授、立教大學法學系教授等職。專門研究日本政治外交史、現代日本政治理論。著作有《自民黨——「一家獨大」的真相》(中公新書)、《何為「自公政權」》(築摩新書)、《現代日本的政黨民主》(岩波新書)、《自民黨政治的變化》(NHK圖書)等

傑出的領袖宮本顯治

——您為何要研究日本共產黨的歷史?

最近40年來,日本共產黨一直不是一個能夠影響主流政治的政黨。但是,以2015年的反對安保法案運動為契機,包括日本共產黨在內的在野黨開始聯合鬥爭,日本共產黨的存在感顯著增強。不過,雖然有些人說日本共產黨事實上已經變成了一個社會民主主義政黨,但日本政府和警方卻認為日本共產黨並未拋棄暴力革命的路線,世間存在著完全對立的評價。長期以來,日本共產黨不受關注,人們對其真實情況也不甚明瞭。因此,我想通過學術方式加以分析研究。

——和其他國家的共產黨相比,日本共產黨有何獨特之處?

日本長期以來是亞洲唯一的已開發國家。基於這一現實,日本共產黨在總書記宮本顯治主導下,於1961年通過了獨立的黨綱,尋求在已開發國家的日本實現民主主義革命(民族民主革命),而非社會主義革命。在此綱領指導下,日本共產黨首先和對美妥協的蘇聯發生衝突,接著又與堅持武裝鬥爭的中國共產黨發生齟齬,形成了獨立自主的路線。有「莫斯科的大女兒」之稱的法國共產黨自不消說,義大利共產黨也對蘇聯多有顧慮。與這兩個西歐最大的共產黨相比,日本共產黨的特性就顯得尤為突出了。

——您在著作中認為,宮本顯治讓日本共產黨跟蘇聯及中國分道揚鑣,堅持走穩定的「獨立自主路線」,這很大程度上幫助日本共產黨存續至今。您對此評價很高,並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來敘述。您是如何看待「宮本路線」的?

宮本顯治是一位有人格魅力的傑出領袖。他政治手腕和理論水準都很高,二戰前在獄中遭受嚴刑拷打也能始終保守秘密,堅持不變節,在黨內擁有壓倒性的權威。日本共產黨能夠存續100年,其中有宮本顯治的巨大功勞。不過,在我看來,他的政治遺產如今正在逐漸消耗殆盡。

1955年,日共6大宣佈放棄武裝鬥爭方針,其後,宮本顯治成為黨的最高領袖,在他主導下通過了日本共產黨政治路線,我稱之為「宮本路線」。其中心思想就是:一、把以和平手段實現民族民主革命的1961年黨綱作為核心;二、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堅持獨立自主路線;三、建立群眾性黨組織,擴大在國會等的議員席位。

可能有人會因為「宮本路線」這個詞,覺得宮本顯治在黨內實施獨裁統治。但是,宮本至少在形式上堅持遵守了集體領導原則。從結果來看,這使得日本共產黨內沒有出現其他國家的兄弟黨內常見的個人崇拜現象。這一點直到現在也沒有變。實際上,宮本顯治本人基於集體領導原則,是反對「宮本路線」「宮本體制」這一類的說法的。

日共15大閉幕後,1980年3月1日,宮本顯治(左)與中央書記局局長不破哲三在靜岡縣熱海市伊豆學習會館(黨校)出席記者會(共同)
日共15大閉幕後,1980年3月1日,宮本顯治(左)與中央書記局局長不破哲三在靜岡縣熱海市伊豆學習會館(黨校)出席記者會(共同)

下一頁: 在野黨聯合鬥爭路線的困境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 日本共產黨 宮本顯治 志位和夫 蘇聯共產黨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