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田首相描繪的「新資本主義」宏圖

財經 政治外交

小峰隆夫 [作者簡介]

「新資本主義」是岸田文雄政權的主打政策之一。自2021年10月以來,日本政府已經召開了4次「新資本主義實現會議」,力圖制定實行計畫,但筆者認為其中遺漏了日本經濟面臨的重要課題,並對此敲響了警鐘。

兩個基本思路

岸田文雄首相在2022年2月號的《文藝春秋》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的「新資本主義」宏圖》的署名文章。在此,筆者將依據這篇文章的內容,對岸田首相提出的新資本主義試做一些分析。按照文章所述,岸田首相所謂的新資本主義似乎包含兩個基本思路。

一是擺脫新自由主義。首相稱「新自由主義認為將一切交給市場和競爭就可以萬事大吉。這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的主流思想,並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驅動力,但它也使種種弊端愈發凸顯——差距和貧困群體擴大、氣候變化問題更加嚴峻」。基於這種問題意識,他表示「將宣導推行新資本主義,以期從經濟成長戰略和收入分配戰略兩個方面,把糾正市場失靈造成的外部不經濟(external diseconomies)問題的機制植入資本主義之中,使資本主義帶來的效益最大化」。

二是重視分配問題。首相認為,儘管「沒有成長就無法分配」的提法是事實,但「沒有分配就無法成長」同樣也是事實。為實現經濟成長,供給方的創新和生產率的提高必不可少,但與此同時,也必須增加國民的可支配收入,拉動消費。

缺乏新意的政策

在這種基本思路之下,岸田提出了促進人力投資、實現漲薪、促進初創企業發展、加強旨在保障戰略物資穩定供應的供應鏈體系、利用數位技術激發地方活力、實現「2030年減排40%、2050年碳中和」等政策。

這些政策每一項都是廣受贊同的,沒有太多新看點,美名其曰「新資本主義」,卻很難說它具有劃時代意義。值得關注的,並非其新意,而是與2012年末到2020年期間安倍內閣推行所謂安倍經濟學的一系列經濟政策的差異。換言之,安倍經濟學的特點是優先發展經濟和官邸主導政策運作。在安倍經濟學的思路下大力推進由大膽的金融寬鬆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激發民間投資的經濟成長戰略所構成的「三支箭」政策,每一項都旨在刺激經濟發展。並且,針對諸多課題,首相發揮出強大的領導力,採取了由官邸主導的政策運作。

下一頁: 虛擬的政權更迭

關鍵詞

經濟政策 安倍經濟學 岸田內閣 新資本主義 成長和分配

小峰隆夫KOMINE Takao簡介與署名文章

大正大學區域創生系教授。專攻日本經濟論、經濟政策論。1947年生。東京大學經濟系畢業後,進入經濟策劃廳,歷任該廳經濟研究所長、調查局長、國土交通省國土規劃局長等職。曾任法政大學教授,2017年起任現職。著作有《人口負荷社會》(2010年,日本經濟新聞社)、《日本經濟論講義》(2017年,日經BP社)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