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鵬繼承年寄名號和「入日本化」看國籍問題

運動 東京2020 政治外交

瀧口隆司 [作者簡介]

日本大相撲橫綱白鵬退役,後來當上了「親方」(相撲部屋的掌門人),如今將迎來就任後的首個正式賽季。外國出身的相撲力士要想成為親方,必須先取得日本國籍。白鵬兩年前就將國籍從蒙古變更為日本,退役後繼承了「間垣」這一年寄名號。但是,為什麼非日本國籍的力士就不能成為大相撲的領導人呢?據說其根源在於相撲道傳承上的「入日本化」觀點。我想重新探討一下這個爭議已久的問題,也借此審視一番日本體育界和日本社會。

其他體育運動有關國籍的規定

再看看其他體育項目與國籍相關的例子。在國際奧委會(IOC)的《奧林匹克憲章》中,對於國籍變更,設置了所謂「3年規則」的條款。

「一名已代表一個國家參加奧運等重大國際賽事的運動員,如果變更國籍或申請一個新國籍,那麼必須在最後一次代表上一國家參賽的至少3年後,才能代表下一國家參加奧運。」

有的運動員出於參加奧運或獲得獎牌的目的而變更國籍。也有一些國家想利用這種方法增加獎牌數。IOC正是考慮到這類獎牌至上主義和國家主義背景下出現的情況,才設置了一定限制,以防運動員隨意變更國籍。

但是,每個選手的實際情況不太一樣。有些與體育無關,比如有人因祖國爆發內戰等原因成為難民,流亡到了其他國家。為了應對各類情況,只要兩國奧委會達成一致,「3年」的時間條件也是可以縮短的。

足球運動則對國家隊隊員規定了詳細的限制條件。這些條件不僅針對球員本人,還涉及其親生父母和祖父母的出生地、球員的年齡以及其在該國居住的年限等。特別是在歐洲各國的聯賽中,有來自中南美、亞洲等世界各地的大量球員加盟參賽,人才流動非常頻繁。如果不制定詳細的資格規定,甚至會連國家足球隊都難以組建。

日本的職業棒球聯賽、足球J聯賽、籃球B聯賽,都限定了外國球員的註冊人數和上場人數。雖說是日本的國內聯賽,但為了增強球隊實力,從海外引進高水準球員必不可少。為此,在考慮球隊內部外國球員與本土球員的平衡以及與其他球隊戰鬥力均衡的基礎上,制定了相應規則。

縱觀全球體育界可以發現,用「國籍」或「國家」這種框架來界定體育選手,已經越來越困難了。

下一頁: 橄欖球運動獨特的「所屬協會主義」

關鍵詞

奧運 相撲 帕運 蒙古 白鵬 國籍

瀧口隆司TAKIGUCHI Takashi簡介與署名文章

《每日新聞》報體育評論員。 1967年生於大阪府。1990年入職後,作為體育記者採訪了4屆奧運,還負責棒球、足球、橄欖球、相撲等的採訪報導。歷任體育部編輯委員、水戶分社長、大阪總社體育部長後,出任現職。發表於報紙的長期連載《奧運哲人 大島鐮吉物語》,獲得2014年度美津濃體育記者優秀獎。著作有《從資訊爆炸時代的體育報導史解讀未來》《體育報導論 新聞記者尋求的媒體視點》(均由創文企劃出版)。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