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害:香甜氣味引發新的空氣公害

社會

隨著加入了人工香料的化妝品和柔軟劑受到追捧,因其中含有的化學物質而出現頭痛、噁心反應的人越來越多。本文將剖析在這股「香熱」背後悄然加劇的空氣公害風險。

儘快制定措施,應對21世紀空氣公害

造成香害的產品種類很多,但危害最大的恐怕當屬柔軟劑。因為除了鎖在微米膠囊內的香味成分、除臭成分外,還含有可以讓衣物洗後變得蓬鬆的介面活性劑等多種人造化學物質。

近年來,市面上甚至出現了一種繪本,只要用手指一碰,微米膠囊就會綻裂釋放出香味。通過鼻子吸入的微米和奈米級膠囊可以到達肺部,甚至穿過人體細胞的間隙,隨著血液流動汙染整個人體,對此需要開展醫學調查和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在經濟實現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有機汞汙染造成的水俁病、多氯聯苯(PCB)和戴奧辛造成的食品公害「米糠油中毒症」等悲慘的公害事件。過去這些公害,從出現健康問題到被認定為公害,耗時長久,而且被認定為公害之後,受害者未能得到滿意救助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我們絕不能以「尚未證明因果關係,所以並不存在香害」為由,再次重蹈20世紀公害問題的覆轍。應該在危害蔓延之前,儘快採取措施。對於生物來說,嗅覺是感知危險的重要感覺。或許從整體來看還屬於少數,但可以毫不為過地說,那些控訴因氣味而受到健康損害的人,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新的威脅我們生存的敵人已經襲來。

標題圖片:使用添加了人工香料的柔軟劑洗滌後,大量肉眼不可見的有害物質會懸浮在空氣中(示意圖製作:安富紗織)

關鍵詞

公害 香害 香氣 洗衣劑 柔軟劑 微米膠囊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