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底層階級:光靠自救已經無法擺脫困境了!

社會 政治外交 生活 工作勞動

橋本健二 [作者簡介]

底層階級,是指除專業人員、管理人員及兼職主婦之外的非正規就業人員。由於是臨時工,工作崗位不穩定,收入很低。現在這一群體有900萬人,占全體勞動者的14%。筆者在此警示,如果不認真考慮救助他們的方法,日本就沒有前途。

首先要提高最低薪資

在近30年的時間裡,日本累積了如此數量龐大的貧困交加、飽受不安和抑鬱煎熬的人群。再加上如今的疫情,非正式員工的就業面臨著重大危機。如果無法消解這些人群的痛苦和不安,構建大家都能安心生活、結婚生子的社會,那麼只能說日本的未來將一片黑暗。底層階級僅僅依靠自救是難以擺脫困境的。應該儘早採取有長遠眼光的對策。首先必須縮小正規就業和非正規就業之間的差距,並大幅提高最低薪資標準。

歐盟各國禁止根據就業形態區別對待勞動者,有的國家為了補償不穩定就業,甚至將非正規就業的時薪設定得更高一些。但在日本,對於因就業形態不同而在待遇上區別對待的現象實際上是聽之任之。雖然近年來也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但仍然做得遠遠不夠。

另外,日本的最低薪資標準以時薪計算僅為902日圓,比歐盟各國低太多。美國的最低薪資(7.25美元,約767日圓)雖然也不算高,但各州設定的標準大多高於此,而且近年來一直在改善。佛羅里達州等地甚至計畫在今後5年內將最低薪資提高到15美元(約1600日圓)。考慮到日本物價水準較高,日本的最低薪資最少也應該提高到1200日圓,並最終提高到1500日圓左右。雖然將非正規就業完全轉為正規就業有很大困難,但如果上述政策得以實現,即使是非正規就業的人也將可以正常生活,雙職工的話也就有了養育子女的可能。

不過,現政權對這一政策比較消極。要想避免日本社會繼續走向衰退,最有效的方法恐怕就是實現政權更替,讓有積極縮小貧富差距、克服貧困意願的政權上臺執政。

標題圖片:就業冰河期,東京都有明東京國際會展中心擠滿了前來參加招聘會的學生們(攝於2000年3月14日,讀賣新聞/ aflo)

關鍵詞

年輕人 就業問題 貧困 貧富差距 職業 貧富差距社會 冰河期

橋本健二HASHIMOTO Kenji簡介與署名文章

早稻田大學人類科學學術院教授。1959年出生於石川縣。東京大學教育系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博士。曾任靜岡大學教職、武藏大學教授等。專業研究領域為社會學(階級階層論、勞動社會學)。結合定量資料和定性資料,分析近現代日本的階層結構及其變化過程,同時研究與此相關的勞動與大眾文化的變遷。著作有《底層階級2030》(每日新聞出版社,2020年)、《中產階級崩潰》(朝日新聞出版社,2020年)、《戰後「貧富分化」與「階級」史》(河出書房新社,2020年)、《底層階級》(築摩書房,2018年)、《新·日本階級社會》(講談社,2018年)、《現代貧困故事》(弘文堂,2016年)、《階級城市》(築摩書房,2011年)、《戰後居酒屋史》(祥傳社,2015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