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新冠疫苗接種為何進展緩慢?

社會 醫療健康

各國已經全面開展新冠疫苗接種。而日本疫苗接種工作進展遲緩,顯得格外突出。在主要發達國家中,只有日本還沒有批准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根據計劃,2月中旬日本將批准疫苗,並從2月下旬開始為從事抗疫工作的醫務工作者接種,而面向普通民眾的疫苗接種尚未確定具體時間,預計將從5-6月份開始接種。日本疫苗接種工作進展如此遲緩的原因,雖有國民對疫苗安全性比較慎重的影響,但也暴露出了各種問題,比如疫苗研發企業減少,新藥審批機制不到位等等。

傳染病疫苗研發企業減少

關於日本疫苗接種工作進展遲緩的原因,國島教授認為第二、第三點分別為「能夠研發傳染病等稀有藥品的製藥企業和初創企業在日本太少了」和「日本從事新藥臨床試驗的醫療體制薄弱」。

大概50年前,日本還很盛行研發和製造疫苗。但後來作為疫苗接種對象的兒童減少,而與疫苗接種相關的官司接連不斷,導致疫苗行業逐漸衰落。特別是,傳染病具有突然開始流行的特點,在製藥企業研發出疫苗並實現商用之前,流行很可能就已經結束了。因此,從事傳染病疫苗研發的企業變得少之又少。

結果,日本國內使用的疫苗一半以上都靠進口。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最終也只能依靠外國。只要無法及時獲得疫苗,民眾接種疫苗的時間就只能推延。

日本國內也有少數幾家企業在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比如,初創企業安傑斯公司、製藥巨頭鹽野義製藥公司研發的疫苗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第一三共公司等也正在繼續研發國產疫苗,但在投入實際使用上落後於其他國家。不過,為了保障國民的健康與安全,今後必須生產國產疫苗,政府也有必要支持這些疫苗研發企業。

日本的疫苗臨床試驗體制比較薄弱。特別是像這次的緊急情況下,需要構建更加靈活、能迅速完成疫苗審批的機制。更何況,今年是東京奧運會與殘奧會的舉辦之年,日本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有責任儘早控制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兼顧安全性的前提下,今後也應該探討如何簡化部分審批環節的問題。

4位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得主——山中伸彌、大村智、大隅良典和本庶佑,在日本政府發布首都圈第二次緊急事態宣言之後,於1月8日發表聲明,向日本政府提出5項要求。其中也包括類似內容。

這就是聲明中的以下兩項——「對能夠實現疫苗和治療藥物研發理論突破的生命科學與產學協作加大支持力度」「在保證獨立性和透明性的前提下,快速推動疫苗和治療藥物的審批」。

人類與病毒的鬥爭今後仍將持續,還有可能爆發新的全球性傳染病大流行。這次的疫苗接種進展遲緩問題警示我們,日本要想用上安全性高的國產疫苗與病毒做鬥爭,還有很多課題需要解決。

標題圖片:2020年12月21日,醫務人員(右)為美國時任候任總統喬•拜登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法新、時事)

關鍵詞

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疫苗 接種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