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常識」在日本仍是「非常識」:何謂武器裝備品的抵償貿易?

政治外交 財經

能勢伸之 [作者簡介]

質和量均有飛躍提升的中國武力的增強,以及北韓新型飛彈的開發等,東亞的軍事威脅日漸升高的情勢下,日本的安全保障相關軍事裝備的所需費用也年年增加。今後更因人口減少,GDP成長無法有所期待,軍事費用的負擔將為沉重的壓力。面對如此狀況,前防衛大臣中谷元講述了可減輕採購裝備品所需負擔的妙案。這個已經成爲世界常識,卻沒被日本所採用的「抵償貿易」(offset)為何?

中谷元 NAKATANI Gen

衆議院議員、前防衛大臣。1957年10月14日出生於高知縣高知市。土佐高中畢業後,進入防衛大學就讀。1980年入伍陸上自衛隊。歷任突擊兵教官等職。1984年12月二等陸尉退伍後,立志當政治家。1990年2月於衆議院選戰中初次當選。爾後,達成連選連任,現爲第十次任期。著有《不偏左也不偏右的政治 自由主義之旗幟》(暫譯)、《不爲人知的防衛省真相》(暫譯)、《爲何自民黨的支持率無法提升? 政變願望》(暫譯)(上述書籍均由幻冬舎出版)。

日本製防衛裝備的出口需要政府的支持

――也就是説菅義偉首相一交代下去就可以執行了嗎?

中谷 現在還無此動靜,但我覺得表明實行意願是必要的。採用抵償貿易的做法需要哪些程序?召開估評檢視會、周全齊備相關現實環境是很重要的。

――感覺菅首相對於像行動電話收費的降低以及NHK收訊費用的降價等,這些看得到的實惠事物非常的熱衷。您有向菅首相及岸信夫防衛大臣提過嗎?

中谷 我在國會質詢時詢問過關於抵償貿易之必要的相關事項,也在2020年11月底的安全保障委員會上向政府質詢了抵償貿易的必要性。

――2021年度的預算案中,有個「推展適切的海外轉移」的項目,大約編列了6億日圓。這是爲了將我國開發的優越防衛裝備品積極地出口所列的,針對這點您有什麽想法嗎?

中谷 這不止是爲了整備和發展我國防衛產業的根基,若與同盟關係的各國有通用裝備品的話,在聯合軍事演習時,也能期盼在聯手合作上更加順利。此外,優越的日本製裝備品如果能夠提升他國的安全保障能力,對日本的評價也會提升。

――也就是説,抵償貿易在今後我國要推展裝備品的出口事物上,也會是個課題。要如何應對進口國的要求有必要事先商定。

中谷 因爲那是交涉協商的事,所以不能預知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但如剛才説到的,像印度等已經定了制度,美國也有可能會要求抵償貿易,到時就不得不接受了。而裝備品的出口,需要一件一件經過經濟產業省的負責部門許可,所以企業在裝備品是否能夠得到認可,是隨經濟產業省的擺弄,而製造廠商若覺得裝備品能否出口是有風險的話,就會沒有製造意願,再加上如果沒有什麽利益的話,就更不願意生產製造了,所以政府有必要給予某種程度的保障來支持和援助。

――抵償貿易來得及在2021年度開始採用嗎?

中谷 雖然已經在推動了,但還很困難。在「武器出口三原則」的時代背景下,武器的出口實質上,長期處於不可能的狀態。現在雖然因著「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讓防衛裝備的海外轉移成爲可能。但是,真的要出口裝備的時候,在野黨也有可能會在國會上以「當真要販賣軍火武器?」來作爲爭論的焦點,所以在日本還有一些門檻較高的課題。但是,有鑑於緊迫的東亞情勢,綜合導彈防禦能力以及太空領域上的防衛能力等的強化,都是今後在安全保障問題上刻不容緩的課題,而在我國財政持續緊絀的狀況下,我認爲今後更應該將抵償貿易當成必須認真來探討的重要主題。

標題圖片:泰國的F-16戰鬥機(左、US Indo-Pacific Command)與雞(右、共同)

關鍵詞

自衛隊 軍事 軍事裝備 中谷元

能勢伸之NOSE Nobuyuki簡介與署名文章

軍事記者。1958年生於日本京都市,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畢業,長期擔任國防問題相關採訪工作,1999年科索沃爆發武裝衝突之際,曾採訪貝爾格萊德(譯注:塞爾維亞首都)和北約總部。著有《飛彈防衛》(暫譯,新潮新書)、《東亞軍事情勢的未來》(暫譯,PHP新書)、《檢證 日本著彈》(暫譯,共著)等書。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