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常識」在日本仍是「非常識」:何謂武器裝備品的抵償貿易?

政治外交 財經

能勢伸之 [作者簡介]

質和量均有飛躍提升的中國武力的增強,以及北韓新型飛彈的開發等,東亞的軍事威脅日漸升高的情勢下,日本的安全保障相關軍事裝備的所需費用也年年增加。今後更因人口減少,GDP成長無法有所期待,軍事費用的負擔將為沉重的壓力。面對如此狀況,前防衛大臣中谷元講述了可減輕採購裝備品所需負擔的妙案。這個已經成爲世界常識,卻沒被日本所採用的「抵償貿易」(offset)為何?

中谷元 NAKATANI Gen

衆議院議員、前防衛大臣。1957年10月14日出生於高知縣高知市。土佐高中畢業後,進入防衛大學就讀。1980年入伍陸上自衛隊。歷任突擊兵教官等職。1984年12月二等陸尉退伍後,立志當政治家。1990年2月於衆議院選戰中初次當選。爾後,達成連選連任,現爲第十次任期。著有《不偏左也不偏右的政治 自由主義之旗幟》(暫譯)、《不爲人知的防衛省真相》(暫譯)、《爲何自民黨的支持率無法提升? 政變願望》(暫譯)(上述書籍均由幻冬舎出版)。

印度的抵償貿易率為50%?

――爲何您認爲抵償貿易是必要的?

中谷 以往日本從美國進口裝備時,爲了使日本防衛產業的技術提升、以及強化防衛物品的生產根基,展開了以授權生產或在國内進行最終的組裝作業,進而讓日本企業以共同開發的方式來參與。但近年由於機密性質較高的裝備品的保密規格變得較嚴格,所以可因應如此作法的案例正在銳減。另外,裝備品的價格大多是隨對方「喊價」,日本也有可能會被迫以不合理的高價購買。如果引進了抵償貿易的做法,購買的金額越高的話,對方就必須購買相對高額的物品。如此一來,可能有助於抑止對方漫天開價。對於改善現今幾乎已淪爲「賣方市場」(賣方在交易上處於有利的地位的市場)的日本軟弱立場也會有所助益。

――易貨貿易的金額以及百分比的決定方式,有沒有什麽規則呢?

中谷 基本上印度已經將抵償貿易制度化了,3000萬美金以上的案件的抵償貿易率的下限為30%,據説現在的行情,抵償貿易率是50%。而在歐洲也有100%或是在那之上的案例。抵償貿易率的決定會因著國家而有所不同。

――有個過去的事例,法國在1980年代向美國購買了3架AWACS(空中預警管制機),要價 8億美元。但當時的抵償貿易率的設定是130%的金額,結果好像使得美國不得不向法國買入大量的噴射引擎的這種案例……。

中谷 是的,各國都有其本國所開發的優越武器和裝備品,其中大多是受到國家保護的防衛機密。以美國來説,也因爲需要法國噴射引擎的特殊技術,所以並不是無益的購物。而法國雖然付了昂貴的費用購物,但對於其國内的防衛產業來説是非常有助益的事,所以我認爲可説是一筆雙贏的交易。

――如果日本要採取抵償貿易的話,對於要如何來進行,您有何具體的想法嗎?

中谷 抵償貿易需要各部會間的協商。因爲進出口相關事宜是經濟產業省的管轄範圍,不能光由防衛省來決定。而防衛省和經濟產業省有必要確實地來制定法規。因為防衛裝備的海外轉移(裝備的出口)需要各個做逐一的判斷,所以要有政府的支持才可能實現。

下一頁: 日本製防衛裝備的出口需要政府的支持

關鍵詞

自衛隊 軍事 軍事裝備 中谷元

能勢伸之NOSE Nobuyuki簡介與署名文章

軍事記者。1958年生於日本京都市,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畢業,長期擔任國防問題相關採訪工作,1999年科索沃爆發武裝衝突之際,曾採訪貝爾格萊德(譯注:塞爾維亞首都)和北約總部。著有《飛彈防衛》(暫譯,新潮新書)、《東亞軍事情勢的未來》(暫譯,PHP新書)、《檢證 日本著彈》(暫譯,共著)等書。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