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與人類的衝突:思考如何與野生動物共存

社會 科學 自然環境

小寺祐二 [作者簡介]

近年來,野豬給人類帶來了新的災害,如破壞社會基礎設施,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傳播傳染病等等。其原因在於野豬的生存範圍擴大,越來越靠近人類活動區域。野豬在市區出沒的現象也有所增加,表明這已經不僅僅是中山間地域的問題了。

核事故導致野豬數量增加

2011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也引發了新的野豬災害。事故發生後,福島縣內發出了避難指示,因此出現了大面積的無人區域,這些地方成為野豬的最佳棲息地。結果發出避難指示的對象區域內野豬數量增加,其分佈區域甚至擴大到海岸附近和市區。另外,還出現了一些對人類沒有戒備心的野豬,它們闖入無人居住的民宅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除「返回困難區域」以外,其他區域已於2018年3月解除了避難指示,但居民返回時這些地域還缺乏應對野豬的措施。其後,在返回率高的地域,野豬的戒備心恢復,不再頻繁出沒,但在返回率較低的地域,則需要採取對策防止野豬入侵人類活動區域。

野豬試圖用鼻子拱開拉門時留下的痕跡。它將鼻子緊貼在門縫處,然後向右移動。2017年5月,福島縣內拍攝(筆者提供)
野豬試圖用鼻子拱開拉門時留下的痕跡。它將鼻子緊貼在門縫處,然後向右移動。2017年5月,福島縣內拍攝(筆者提供)

避難指示解除後,返鄉居民的自家庭院(近處)與鄰居家的地。鄰居沒有返回,這片地變成棄耕地。由於有野豬光顧,將自家院子用柵欄圍起來(筆者提供)
避難指示解除後,返鄉居民的自家庭院(近處)與鄰居家的地。鄰居沒有返回,這片地變成棄耕地。由於有野豬光顧,將自家院子用柵欄圍起來(筆者提供)

人類活動區域與自然區域如何合理分配成為課題

今後日本的總人口估計還會急劇減少,將繼續形成有利於野豬生存的環境。如果保持現狀,無疑我們將不得不在對人類不利的情況下與野豬共處。而且在近一兩年間,首都圈的市區裡也發現有野豬出沒,2019年東京23區內也首次發現野豬光顧。現在這種狀況已經不再是只解決中山間地域的問題就萬事大吉了。

不過,野豬對農作物的危害是可以預防的,不用擔心它們像日本鹿那樣如報告所稱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也就是說,人類如果在野豬分佈的區域生活,只要將人類活動區域徹底防護好即可,而自然區域在一定程度上置之不管也可以說沒有問題。但是,如何在不降低人類生活水準的前提下,做到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自然生態系統以及進化過程,探討如何對人類活動區域和自然區域做出合理分配,這對於進入人口減少社會的日本來說恐怕是一個重要課題。

標題圖片:由於人們多年餵食,六甲山的這對野豬母子一點都不怕人(筆者提供)

關鍵詞

環境 福島第一核電廠 自然 動物 大自然 傳染病

小寺祐二KODERA Yūji簡介與署名文章

宇都宮大學雜草與裡山科學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專業為以野豬為主的野生動物管理學。1970年生於東京。修完東京農工大學研究所聯合農學研究科資源與環境學專業博士課程。農學博士。歷任島根縣中山間地域研究中心特別研究員、長崎縣鳥獸對策專員、宇都宮大學農學系附屬裡山科學中心特任助教,自2014年開始擔任現職。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