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與人類的衝突:思考如何與野生動物共存

社會 科學 自然環境

小寺祐二 [作者簡介]

近年來,野豬給人類帶來了新的災害,如破壞社會基礎設施,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傳播傳染病等等。其原因在於野豬的生存範圍擴大,越來越靠近人類活動區域。野豬在市區出沒的現象也有所增加,表明這已經不僅僅是中山間地域的問題了。

野豬還有傳播傳染病的危險

更重要的是,野豬還有可能傳播各種傳染病。不怕人的個體野豬與人類和家畜接觸機會的增加,也增加了其傳播傳染病的危險。舉一個國外的實例,在德國柏林,據推測市區及其近郊棲息著約5000頭野豬,報告顯示在捕殺的野豬中有18%感染了鉤端螺旋體病。這種病如果傳染給養殖生豬,則生豬產量降低,從而造成經濟損失。另外,鉤端螺旋體病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如果直接接觸到帶菌動物的尿液或者被尿液污染的水和土壤,人也會被傳染。因此,如果距離野豬棲息地較近,鉤端螺旋體病也有可能通過野豬傳染給人。事實上在柏林也有報告表明由於野豬的傳染而導致人發病。

水田中留下的野豬洗澡的泥坑。如果放任這種狀況,不僅可能發生傷人事故,還涉及感染鉤端螺旋體病的危險(筆者提供)
水田中留下的野豬洗澡的泥坑。如果放任這種狀況,不僅可能發生傷人事故,還涉及感染鉤端螺旋體病的危險(筆者提供)

此外,有報告稱日本的野豬感染日本腦炎病毒的概率很高。由蚊子傳播的日本腦炎與鉤端螺旋體病一樣,靠近其棲息地會導致人和家畜感染的機會增加,此點令人憂慮。2018年,日本國內時隔26年發生豬瘟(CSF)疫情,野豬種群中也發現有感染的情況。關於發生感染的原因,人們推測是因為由海外帶回的、被病毒污染的食品被丟棄在野外的緣故。也就是說,也可以認為野豬的分佈區域靠近人類活動區域,或者兩者之間有交叉是發生感染的間接原因。

下一頁: 核事故導致野豬數量增加

關鍵詞

環境 福島第一核電廠 自然 動物 大自然 傳染病

小寺祐二KODERA Yūji簡介與署名文章

宇都宮大學雜草與裡山科學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專業為以野豬為主的野生動物管理學。1970年生於東京。修完東京農工大學研究所聯合農學研究科資源與環境學專業博士課程。農學博士。歷任島根縣中山間地域研究中心特別研究員、長崎縣鳥獸對策專員、宇都宮大學農學系附屬裡山科學中心特任助教,自2014年開始擔任現職。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