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機車」參加車展,助力社會杜絕交通事故和救災減災

財經 社會 技術 生活 自然環境

現在,電動汽車又衍生出了自動駕駛、共用功能,等等。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汽車正迎來一次重大的變革期。在10月25日開始公開展出的「2019東京車展」上,備受關注的「飛行機車」終於閃亮登場。製造商並非大企業,而是一家初創企業。

借助螺旋槳懸浮的油電車

那麼,該公司的飛行機車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裝置?

片野先生稱,「與無人機和直升機一樣,飛行機車是借助螺旋槳旋轉來獲得升力的」。不過,關於尺寸、重量和最高速度等性能資料,以及包括設計在內的細節資訊,公司並未在車展上公開。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暫且可以確定的是,這款載運工具僅供單人駕乘。

與其說是機車,車體更像是動力雪橇,在前部和後部底面各安裝了一個用於產生升力的螺旋槳。也就是採用了縱向佈局。車體位於兩個螺旋槳之上,中間部分如同機車,人需要跨騎在上面進行操控。同時還設置了擋風罩和排氣管道,片野先生稱這些設計「將升力效果提升到了最大程度」。

XTURISMO LIMITED EDITION的側面圖
XTURISMO LIMITED EDITION的側面圖

為控制車體前進和轉彎,前後的左右兩側分別安裝了兩個(共4個)輔助推進螺旋槳。正如片野先生的介紹,動力採用了「燃油引擎和蓄電池組合」的混合動力。公司技術人員表示,採用燃油引擎後,「即使螺旋槳面積較小,也可以確保足夠的升力和飛行時間,為了輔助左右姿勢控制,還在兩邊裝配了電機驅動的小型螺旋槳」,兼顧了安全性和靈巧性。

這種載運工具會像氣墊船一樣從地面升起,具有3D移動能力。關於速度,片野先生不願明言,只含糊地表示,「現階段可以透露的是,有的款式將爭取達到時速200公里」。關於可以懸浮的高度,也沒有給出明確回答,但似乎上路行駛時的懸浮高度設定為50公分,那麼可以推測,技術上能夠飛得更高。

作為商品理念,片野先生提出了「靈巧與設計的融合」,據說之所以只配備了兩個螺旋槳,而不是4個,就是為了盡可能地做到緊湊小巧。同時,公司也很重視設計感,「和美國Tesla一樣,公司戰略是先推出設計優先的高級款式,拿到一定市場份額以後,再逐漸鋪開量產款」。

美國Tesla從跑車和豪華車起家,目標客戶群就是喜歡與眾不同的富裕階層。而這種做法,在結果上推動了電動汽車在全球的普及。之後,Tesla才推出了銷售車型。A.L.I.公司也借鑒了Tesla的這種戰略思路。

下一頁: 有望在救災減災方面大顯身手?

關鍵詞

汽車 電動汽車 無人機 CASE 飛行機車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