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讓員警防不住的跟蹤狂「無害化」

社會 人物訪談

與跟蹤狂打交道20年的心理諮詢師指出了《反跟蹤狂法》的局限性,主張可以通過心理諮詢和治療來矯正跟蹤狂行為。

小早川明子 KOBAYAKAWA Akiko

NPO法人「Humanity」理事長。1959年出生於愛知縣。為跟蹤狂、家暴等各種「X騷擾」問題提供諮詢。主要著作有《跟蹤狂 『老實人』何以豹變》(中公新書Rakure,2017年)、《『跟蹤狂』都在想些什麼》(新潮新書,2014年)等。

发现划时代的治疗法

「至今為止接觸過的跟蹤狂中,通過心理諮詢和治療,我成功讓9成人走了出來,但仍然有1成人沒什麼效果。用什麼方法讓這1成人變得無害,是一個必須思考的重大課題。」

2013年,小早川認識了千葉市下總精神醫療中心的平井慎二醫師,自此打開了新的大門。平井醫師堅稱自己研發並在該中心使用的「條件反射控制法」非常適合治療跟蹤狂。這種治療方法的對象是各種因行為控制能力障礙而引發的上癮症,如濫用藥物、賭癮、酒癮等。住院13週,然後按步驟進行一系列的「腦訓練」,降低人對「不受控制的重複行為」的欲求,幫助病人逐漸控制住自己的行為。

最早聽平井醫師說「能治」時,小早川還半信半疑。不過她還是讓一位因「戒不了跟蹤癖,唯有一死」而痛苦的20多歲女性嘗試了住院治療。這位元女性在出院時表示真的對跟蹤對象已經完全放下了。

2014年之後,小早川與下總精神醫療中心展開合作,促成了超過20名處於「Danger」和「Poison」階段的跟蹤狂入院治療,而那些人幾乎都擺脫了跟蹤癖的泥潭。在與員警、司法部門合作的成功案例裡,小早川與被起訴恐嚇罪的男性跟蹤狂的律師商量,以平井醫師作為擔保人讓其接受住院治療為條件申請了保釋,然後在員警的監督下住進了醫院。據說這位被判緩刑的男性後來確實放下了對對方的執念,開始了新的生活。

「如今在醫療界,很多人並不認為跟蹤狂(行為控制能力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覺得無關治療,而是屬於心理諮詢的領域。而且加害人自己也覺得自己沒病。有必要讓大家都意識到這是一種精神疾病。而在這個前提下,我希望司法制度也能變一變,比如讓法院下達治療命令之類。」

下一頁: SNS上催生出新型跟蹤狂

關鍵詞

SNS 警察 犯罪・事件 司法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