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FA的腳步聲逼近:復活的索尼,持續成長面臨考驗

財經

伊藤航介 [作者簡介]

2011財年,索尼的經營赤字達到了史上最高的4566億日圓。之後,通過出售PC業務、電視機業務剝離為獨立子公司等大刀闊斧的裁員行動,以及大力發展遊戲和網路服務業務等手段,實現了奇跡般的復活。然而其背景卻是,表明將進軍遊戲領域的Google和蘋果公司等美國科技巨頭的威脅正在迫近。

以電子產品為依託

在為期3年的中期經營計畫中,索尼把過去只是錦上添花的電子產品定位為能夠最穩定地創造經營現金流的「現金奶牛」。現金奶牛指的是,儘管市場的成熟導致缺乏成長空間,但即使不展開大規模的投資也能持續創造利潤的業務。不攀比規模、保持穩定盈利的電視機,以及率先切換到高端無反光鏡路線,從而在市場整體縮小的背景下享受著先行者利益的數位相機就屬於這類業務。

實際上,2018財年的現金流中,除了遊戲和網路服務外,扣除投資造成的現金流出部分後貢獻了最多現金流的當屬電視機、數位相機和智慧手機等構成的電子產品和解決方案。電子產品 目前承擔著不斷貢獻收入的責任,它支撐了需要巨額資金推進研究開發和設備更新的圖像感應器,以及需要持續投資以充實內容的遊戲、音樂、電影等業務。

不過,即使目前依然在虧損中掙扎的智慧手機業務最終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本次中期經營計畫結束的2020財年以後,電子產品能否繼續產生穩定收益尚不得而知。

電視機、數位相機和智慧手機市場均已成熟,要想擴大收益,必須創造出蘋果iPhone那樣革命性的新產品。反過來說,也可以認為,正因為其具有足以掀起話題的潛力,所以才一直沒有放棄智慧手機業務。1968年推出的「特麗霓虹電視機」和1979年推出的「隨身聽」等,電子產品部門多年來推出了許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體現了「索尼精神」,而電子產品部門能否再現輝煌,將是決定索尼能否實現持續成長的關鍵所在。

下一頁: 創始人的告誡

關鍵詞

遊戲 索尼 PlayStation GAFA

伊藤航介ITŌ Kōsuke簡介與署名文章

時事通信社經濟部記者、編輯委員。1971年生於東京都町田市。東京外國語大學俄羅斯及東歐課程畢業後,進入時事通信社。在經濟部擔任銀行、投資基金、財務省、經濟產業省的採訪工作,現在負責民間企業相關採訪報導。2009年至2013年曾擔任駐華盛頓記者。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