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FA的腳步聲逼近:復活的索尼,持續成長面臨考驗

財經

伊藤航介 [作者簡介]

2011財年,索尼的經營赤字達到了史上最高的4566億日圓。之後,通過出售PC業務、電視機業務剝離為獨立子公司等大刀闊斧的裁員行動,以及大力發展遊戲和網路服務業務等手段,實現了奇跡般的復活。然而其背景卻是,表明將進軍遊戲領域的Google和蘋果公司等美國科技巨頭的威脅正在迫近。

重視創造現金

「相較於利潤的成長,我們更在乎經營品質的提升。經營現金流是我們最重視的經營指標。」2018年5月,首次以經營最高責任人身份出席經營方針說明會的吉田憲一郎社長,明確表態稱將推進以行銷活動創造現金的重點經營戰略。從中期經營計畫來看,到2020財年末,公司將力爭在金融板塊以外的其他業務領域創造累計超過2.2兆日圓的經營現金流。

與遊戲同為引領V型反轉功臣之一的圖像感應器,今後既有可能成為推動公司進一步發展的引擎,也有可能成為妨礙公司發展的負擔。儘管智慧手機攝影鏡頭方面的需求一直在擴大,但智慧手機市場正逐漸從成熟走向衰退。由於智慧手機攝影鏡頭的個數不斷增多,還有感應器因為畫質提升需要而趨於大型化等原因,索尼的高性能感應器避免了市場需求的急劇減少,但今後有必要在自動駕駛等成長領域迅速開拓新的需求。

不過,這需要巨額的投資。吉田社長描繪了如下一幅戰略藍圖:從2兆日圓規模的經營現金流中,拿出1兆日圓投資於以圖像感應器為主的設備,然後用剩下的1兆日圓實施包括企業並購在內的戰略投資,獲得相關技術,以加強支撐經常性收入的遊戲內容和加強圖像感應器的競爭力。問題在於,如何不斷創造現金。

下一頁: 以電子產品為依託

關鍵詞

遊戲 索尼 PlayStation GAFA

伊藤航介ITŌ Kōsuke簡介與署名文章

時事通信社經濟部記者、編輯委員。1971年生於東京都町田市。東京外國語大學俄羅斯及東歐課程畢業後,進入時事通信社。在經濟部擔任銀行、投資基金、財務省、經濟產業省的採訪工作,現在負責民間企業相關採訪報導。2009年至2013年曾擔任駐華盛頓記者。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