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多秀一秀」日本的浮世繪:欲「觀光立國」須完善文化基礎設施

文化 藝術 觀光旅遊

今年恰逢葛飾北齋(1760~1849)逝世170年,明年即將迎來東京奧運帕運,作為日本代表文化之一,浮世繪的美再次獲得世人矚目。浦上滿的藏品眾多,其中的重頭就是《北齋漫畫》。記者就今後該如何對浮世繪等日本「文化基礎設施」展開有效利用,對浦上滿進行了採訪。

浦上滿 URAGAMI Mitsuru

東京美術俱樂部常務、國際浮世繪學會常任理事、東洋陶瓷學會監事。1951年出生於東京。學生時代被《北齋漫畫》的魅力所吸引,目前已收集了約1500冊浮世繪畫冊,是全球著名的浮世繪收藏家。本職工作是經營東洋古陶瓷的「浦上蒼穹堂」(東京日本橋)老闆。著作有《北齋漫畫入門》(文春新書)等。

日本人的偏見,覺得玩美術品就是「玩物喪志」

——據說日本浮世繪是在幕末和明治時期進入歐美人視野的。他們一看到就不禁稱讚浮世繪之美,客觀評價了其藝術性。浮世繪也影響了印象派等很多畫家。但當時的日本人好像不是很了解浮世繪的海外人氣。

浦上 江戶時代,浮世繪在平民中還是非常受歡迎的,不存在日本人沒眼光這回事。只不過因為浮世繪是身邊太過於普通的東西了,所以他們才覺得,外國人要是喜歡的話,「就隨便拿去吧」。

日本既有好的美術品,也孕育出了很多好東西。本來就有藝術天賦。只是整個社會對美術的評價和認識還是差了一些。

比如之前說過的「日本人不愛買美術品了」這個傾向。這簡直跟文化國家是背道而馳的。有錢了,第一個想到的是買車買房,要麼去旅行,吃點好吃的。雖然這種想法也不錯,但要是100個人裡有1個人,或是1000個人裡有1個人拿到錢後首先想到的是去買件美術品,那我就謝天謝地了。然而現在的日本,這種人越來越稀有,而且就算真的有,也很難獲得親友的認同。

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日本,玩美術品被認為是「玩物喪志」或是「敗家」的行為。而在國外,美術品是一種「資產」,玩美術品是一種「投資」。雖然也不是鼓吹投資就有多好,但至少能讓好的美術品獲得更高的價值。這點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普通人對美術品的意識還停留在「那玩意是有錢有閑的人才玩得起的...」,不做改變的話,那日本就永遠都別想成為文化大國。日本今後能成為政治大國、軍事大國嗎?今後也還能保持經濟大國的身份嗎?其實不太可能。我覺得日本今後的國際形象應該是文化國家才對。

手持《北齋漫畫》的浦上滿
手持《北齋漫畫》的浦上滿

採訪、撰文:石井雅仁(nippon.com編輯部)
圖片:川本聖哉
標題圖片:浦上滿 (2019年5月24日,於東京都日本橋浦上蒼穹堂)

關鍵詞

浮世繪 訪日遊客 文化政策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