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洲市場開張半年:顧客抱怨「買不到魚」,競標漁獲的參觀人數低迷

財經 社會

川本大吾 [作者簡介]

2018年10月開業的豐洲市場(東京都江東區),取代了過去的築地市場(中央區),原本的批發業務大致順利,但一般消費者和市場相關從業人員,卻也傳出些許不滿的聲音。本文探討開張半年間所窺見的課題與期待。

無論是築地還是豐洲,原則上零售NG

「我可以在築地市場買魚,為什麼在這裡不行?」2018年底,警衛阻止來到豐洲市場的一般消費者進入水產拍賣市場,因而出現了這樣的抱怨。對此,警衛回答:「一般消費者禁止進入此處,若要買魚,請到築地市場外圍的店舖市場。」

可以在築地買魚,豐洲卻不行――。難道市場轉移後,管理規則改變了嗎?許多消費者對於這個變化感到疑惑,其實這是由於兩個市場的建築構造不同,所造成的差異,魚市的基本原則並未改變。築地和豐洲都是獲得國家認證的中央拍賣市場,而且是「批發專用市場」,原則上以商家的大宗批發買賣為主,並非一般消費者購賣水產的零售市場。

那麼為何消費者能在築地買魚呢?原因在於,築地市場的建築物並非像豐洲市場是立體構造,而是平面建築,造成一般消費者很容易就可以進入批發拍賣處。

築地市場除了「正門」之外,有好幾個連接外圍市場的出入口,由於市場內部有幾家一般人也能用餐的壽司店和牛丼店,出入口除了車輛以外,全都不用確認身份,這樣的建築構造讓一般人只要進入市場,除了小心別撞到運送漁獲的小車(譯註:turret truck),可以自由進出裝卸漁獲和批發拍賣處。

設置於市場入口的「禁止進入」看板與警衛。一般消費者只有參加導覽行程時,才能進入市場內部(筆者攝影)。
設置於市場入口的「禁止進入」看板與警衛。一般消費者只有參加導覽行程時,才能進入市場內部(筆者攝影)。

下一頁: 一般消費者貢獻的營業額「不容忽視」,築地批發商表示

關鍵詞

飲食文化 食物 豐洲 築地市場 物流

川本大吾KAWAMOTO Daigo簡介與署名文章

時事通信社水產報道部部長。1967年出生於東京。專修大學畢業後,於1991年進入時事通信社工作,在水產報道部採訪報道築地市場交易情況長達25年。著有《報告文學 The築地》(時事社,2010年)等作品。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