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災解厄、賜予生命力和智慧的來訪神

文化

以「Namahage(生剝鬼)」為代表的10尊「來訪神」被收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事實上除了這10個節慶活動,日本各地都存在來訪神的節慶活動。不同地區都以不同的形式表現,但相同的是都出現在除夕等年節交替的時候,或是出現在夏秋交替之際,為凡人消災解厄,賜予生命之力。

「來訪神」的來訪之日

如同副標題「面具·變裝的眾神」所指的是在地區社會的節慶活動中,來訪神是由扮演者頭戴面具,身穿特定的服裝,裝扮成神靈,從外界走進村落,訪問各家各戶。祂們並不是宗教經典中有名有姓的神靈,而是傳承於民間信仰之中的眾神,這些神靈也只在每年的某些特定日子現身。

除夕夜來訪的Toshidon、小年夜的Suneka、正月固定的某天(6日、14日、20日)或春分來訪的Amamehagi等,祂們大多是在年節交替的正月現身。「米川的Mizukaburi」是2月的第一個午日,而另一些地方則叫做Kasedori,和「Mizukaburi」相同打扮的來訪神節慶活動是在農曆的小正月(即元宵節)舉行。惡石島的Boze則是在與正月同為每年重大節日的「盂蘭盆節」現身,Mendon則是夏秋交替之際,Paantu則有兩次,一次是12月最後一個丑日,即新年之前,另一次是9月上旬,也就是夏秋交替之際。

能登的Amamehagi 圖片提供 : 芳賀圖書館
能登的Amamehagi 圖片提供 : 芳賀圖書館

吉田兼好的《徒然草》(成書於1330年前後)第19段中有過一段節慶活動的記載:京都除夕夜,黑暗中有人點著火把挨家挨戶敲門直到後半夜。雖然並未記載為什麼要挨家挨戶敲門,但這段內容應該是對來訪神活動的描寫。

奈良初期編纂的《常陸國風土記》「筑波郡」中,記載了祖神在秋季收穫節「新嘗祭」夜晚到訪福慈岳(富士山)和筑波山的故事。福慈神拒絕了祖神的借宿要求,而筑波神則熱情款待了祖神一番。於是祖神降下霜雪,讓人們無法攀登福慈岳,卻讓筑波山變得深受人們喜愛,讓更多人願意登上山來唱歌跳舞,吃喝玩耍。

《常陸國風土記》的「祖神」就是從外面來的來訪神,這就表示「來訪神」信仰和節慶活動自古就有。同時也暗示了款待來訪神是一件大事,Toshidon和Namahage等現代來訪神也會到挨家挨戶去接受款待。

從《徒然草》和《常陸國風土記》,我們能看出神靈在秋天收穫節或年末除夕到訪人間,就是來訪神最早的形態。

下一頁: 日本各地的「來訪神」

關鍵詞

世界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