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愛犬能夠往生極樂淨土嗎」ーー關於日本人的寵物供養

社會 文化

鵜飼秀徳 [作者簡介]

祈願自己所愛的寵物去世時,可以妥當地供養的飼主越來越多的時候,淨土宗也同樣引發了寵物往生相關的爭論。身爲僧侶的筆者,回顧日本古代昔往的動物供養,考究「祭奠」的本質。

寵物供養比人的供養還多的東京 “貓寺”

相反的,也有掌握時代潮流,打造了人和寵物能夠同住的墓園之寺院。接收社區的野貓、收容貓的東京世田谷區的感應寺,被暱稱為「貓寺」,受到大家喜愛和親近。該寺院的成田淳教住持13年前就正式開始做寵物供養,成全了那些「想和愛犬愛貓合葬在一起」的人們。他開始了名為「plus寵物墓位」的特殊墓地的販賣。

現在,大部分的寺院以及公共墓園尚未許可人和寵物的骨灰合葬在一起。主要如同本文開頭提到的,從佛教的觀點來説,對人間界和畜生界死後共存這件事有所抵抗,以及收納人的骨灰的空間裏放進「異物」的公共衛生上的疑慮等為由。

plus寵物墓位是在與人的相同隔間裏,設計了可放置寵物骨灰甕空間的墳墓。成田住持認爲如此一來既不會抵觸到人們在宗教上的情感,又可以兼顧飼主的期望。據説現在感應寺以一年的葬禮・法事的件數來看,人的法事僅有5%,而寵物佔了46%以上。並且在寺院的境内也設置了寵物專用的火化爐。

感應寺的嘗試乍看之下,會以爲是很先進的做法,但是經由筆者查閲了各式各樣的文獻後,漸漸瞭解到在日本做寵物供養的歷史其實相當久遠。讓我們對寵物供養的歷史稍做回顧。

在感應寺舉辦的寵物聯合供養祭弔在感應寺舉辦的寵物聯合供養祭弔

建立於飛鳥時代的「義犬」之墓

現存最古老的寵物墳墓位於大阪府和田市,被稱為義犬塚古墳,是座安葬狗的圓墳。據説建立於飛鳥時代,也就是說,可追溯到6世紀的後半。

根據傳説,從前與蘇我氏因爲引入佛教而起了紛爭的物部守屋有個親信,叫捕鳥部萬。守屋被殺死後,萬跟著自盡。萬養的狗—小白就把主人的頭叼走,埋到土裏。而小白一直在那個墓前,一動也不動地守護著主人,食物也完全不碰,就這樣活活餓死了。

朝廷就以「這狗雖是畜生,但真了不起、令人佩服」爲由,准許建造小白的墳墓。現在古墳的頂端立有萬和小白的墓碑。每年秋季,萬的子孫塚元氏一族會聚集召開萬和小白的追思會。據説這個法事在萬逝世後已近1500年,從沒間斷過,真是令人驚訝。

下一頁: 請來16位僧侶的「忠犬八公」的葬禮

關鍵詞

寵物 葬禮 葬儀

鵜飼秀徳UKAI Hidenori簡介與署名文章

自由記者、僧侶。1974年出生於京都市右京區。主要以「宗教與社會」爲主題進行採訪和撰稿。成城大學畢業後,經歷了報社記者、日經BP《日經商務周刊》記者等職後,於2018年1月獨立,回到京都老家的淨土宗正覺寺擔任副住持。為淨土宗總合研究所囑託研究員。著有《抹殺佛教》(文藝春秋,2018年)《寵物與葬禮》(朝日新聞出版,2018年) 《寺院消失》(日經BP社,2015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