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的「顧問」職位,考問企業治理

財經

森一夫 [作者簡介]

日本特有的「顧問」職務被詬病為企業治理的阻礙因素。擁有豐富企業採訪經驗的筆者將為各位讀者介紹以往的問題事例,同時他也期待著不透明的元老掌權制度得到調整。

五成顧問與顧問配有獨立辦公室和秘書

然而,這種制度是否必不可少呢?經濟產業省「企業治理體系研究會」第八次會議紀要明確記錄了安斯泰來製藥公司副總經理(時任)御代川善朗的意見,該公司早已廢除了顧問制度。

「我認為恢復這種東西(顧問制度)完全沒有意義。莫如說,我非常感謝上一代管理層廢除了這種制度。」同時他還表示:「今後的時代,能力卓越者長期留在同一家公司的情況是否會發生改變呢?」

即便如此,經產省針對東證一部、二部上市企業實施的調查顯示,約八成企業都存在這種制度,大約六成企業設有顧問。約五成企業為顧問提供獨立的辦公室,並配有秘書或專屬職員,約八成企業向顧問支付報酬。

在採用終身僱用制的企業中,現任管理者在提拔過自己的前輩卸任後為其提供豐厚的待遇,這是無可厚非的。日本社會非常重視頭銜,引退的幹部想必也對「顧問」等頭銜及一定的待遇暗中抱有期待。

加快調整雙重權力結構

這一並不引人注目的慣例在日本延續多年,從2018年開始,上市公司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提交的《企業治理報告書》中增加了記錄顧問真實情況的專案欄。調查對象是卸任的總經理和CEO,企業可自願填寫。可以認為,以此為契機,有關情況將得到進一步公開。

今後,企業內外將愈加關注「『顧問』到底是做什麼的」,想必會對現任管理者和老一輩幹部的雙重權力結構產生越來越強的遏制作用。調整和廢除顧問制度的潮流已然掀起,今後必將勢不可擋。

標題圖片:大企業總部雲集的東京站周圍商圈(時事通信Photo)

關鍵詞

企業 經營 企業治理 企業 経営

森一夫MORI Kazuo簡介與署名文章

新聞記者。1950年出生於東京。1972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經濟學專業。進入日本經濟新聞社後,歷任產業部記者、編輯委員、社論委員、社論副主編等。期間,還擔任日經BP社《日經商務》副總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日本經濟經營研究所研究員。著作有《日本的經營》(2004年,日經文庫出版社)、《經營不需要魅力》(2008年,日經Premier系列)等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