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公害病:經濟高速發展期遺留的負面遺產

社會

MASANO Atsuko [作者簡介]

日本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時期,企業在生產活動中對環境的汙染導致人們健康受損,但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此卻置之不理。而企業即便在知曉了汙染物與民眾受害之間的因果關係後,仍然隱瞞事實真相,使受害範圍進一步擴大。公害病首次被認定後半個世紀已逝,日本社會從中學到了些什麼呢?

政府優先考慮企業利益,使受害進一步擴大

日本在經濟高速發展期內重化工業發展迅速,因此環境汙染擴大。公害作為經濟繁榮的代價,導致許多患者深受其害。四大公害病給我們留下了不能忘卻的三大教訓。

首先,我們必須仔細聆聽自然界的生物發出的警告。

動植物受四大公害病的危害早於人類。在水俁病和新潟水俁病事件中,魚類首先遭受汙染。發生痛痛病時,礦山周邊的樹木以及河流下游地區的水稻、魚類先受到汙染。而四日市哮喘事件也是魚類首當其衝。

第二,不可拖延追查原因和採取對策,致使受害進一步擴大。
 
以水俁病為例,1952年魚類大量暴斃事件發生時,對工廠排放的廢水未進行成分分析,4年後開始出現患者。次年(1957年),熊本縣依據《食品衛生法》欲採取措施禁止捕魚,但厚生省(現厚生勞動省)以「沒有明確證據表明所有魚類都被毒害」為由,不允許其執法。

厚生省1958年查明窒素公司為汙染源,窒素公司矢口否認,並將排水口從水俁灣內改到了水俁灣外,使受害範圍擴大到了更為廣闊的不知火海沿岸地區。

通產省(現經濟產業省)注意到窒素公司改動了排水口,但並沒有勒令窒素公司停止排放廢水,只是在1959年要求窒素公司將排水口改回到水俁灣內。同年,窒素公司水俁工廠附屬醫院的醫生通過用貓進行的動物實驗查明,罪魁禍首是工廠廢水內所含的汞,但並未對外公佈實驗結果。

熊本大學的研究小組也查明了致病物質,其結論得到了厚生省食品衛生調查會水俁病特別部會的支持。但通產大臣認為特別部會的報告「結論輕率」,對此不予認同,反而解散了支持該結論的特別部會。行業組織日本化學工業協會甚至搬出了已被否認的「炸藥說」,試圖以此淡化「汞說」。

同年11月,國會議員團首次前往當地進行實地調查,漁民及患者家屬以遊行示威相迎,輿論對此予以高度關注。但是,12月窒素公司裝模作樣地表示,淨化裝置安裝完畢,汙染已經得到解決。然而,這種淨化裝置並不具備去除汞的功能,此後汙染依然持續,直到窒素公司不再使用汞為止。而人們是1985年在法庭上才得知這一真相的。

更為殘酷的是,在謊稱汙染已得到控制3年後,即1962年,胎兒通過母體胎盤受到汞的傷害而患上水俁病這一事實得到證實。對死於小兒麻痺的5歲幼兒進行解剖,在其體內檢出了有機汞,由此證明了曾被懷疑的先天性水俁病的存在。

政府於1968年最終認定水俁病的汙染源和致病原因,那時已經有了其他製造乙醛的生產工藝,不再需要使用汞了。國家對水俁病遲遲不予定論,自始至終優先保護企業的利益,使受害範圍進一步擴大。

下一頁: 與大企業作鬥爭的援助群體

關鍵詞

公害 現代史

MASANO AtsukoMASANO Atsuko簡介與署名文章

記者。主要撰寫與河川工程等公共事業及核能問題相關的採訪報導。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綜合理工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畢業,工學博士。著有《水資源開發促進法立法與公共事業》(築地書館,2012年)、《四大公害病》(中公新書,2013年)、《大家都願意去投票的國會》(築摩入門新書,2016年)、《你身邊的放射性汙染垃圾》(集英社新書,2017年)等作品。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