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公害病:經濟高速發展期遺留的負面遺產

社會

MASANO Atsuko [作者簡介]

日本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時期,企業在生產活動中對環境的汙染導致人們健康受損,但國家和地方政府對此卻置之不理。而企業即便在知曉了汙染物與民眾受害之間的因果關係後,仍然隱瞞事實真相,使受害範圍進一步擴大。公害病首次被認定後半個世紀已逝,日本社會從中學到了些什麼呢?

國家對公害的認定一拖再拖

發生在富山縣神通川流域的痛痛病1968年5月被認定為公害病,今年已是第50個年頭。所謂「痛痛病」,是指三井金屬礦業公司的礦山和冶煉廠排放的重金屬鎘直接流進河裡,通過生活用水或農作物等途徑被人體吸收後所導致的一種疾病。鎘的攝入會導致腎功能障礙,繼而誘發軟骨症,針刺般的劇痛遍及患者全身。從上世紀30年代就有漁業遭受損失的紀錄,而醫生注意到人類患病是在1946年。此後又過了22年,國家才對礦業公司與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予以認定,那是受害者們向該公司提起損害賠償訴訟兩個月之後的結果。
 
痛痛病與水俁病、新潟水俁病、四日市哮喘合稱日本「四大公害病」,為人們所銘記。

位於熊本縣水俁市的新日本窒素公司(以下簡稱「窒素公司」)從1932年起,將生產乙醛的工廠廢水直接排入大海,廢水中含有的汞引發了一種病症,這就是水俁病。1956年,水俁病正式被確診,發病者為通過食物鏈攝入當地海產品的人群。該病症不僅導致死亡、麻痹、痙攣、視野變窄、聽力障礙、手腳麻木等人身傷害,受害者及其家屬還因此受到當地社會的歧視,痛苦不堪。

新潟水俁病是在水俁病原因追查和應對措施一再拖延的情況下,於1965年正式認定的第二水俁病。致病原因和窒素公司的情況一樣,是昭和電工公司在阿賀野川中游的新潟縣鹿瀨町開設的乙醛工廠排放的廢水引起的。

然而,直到1968年9月,政府才正式認定這兩種水俁病的病源。

四日市哮喘指的是三重縣四日市的空氣汙染引發的健康受損症狀,由1959年開始運營的石油化工聯合企業排放的廢氣所致。從石油化工聯合企業所屬13家企業的煙囪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硫氣體,導致支氣管哮喘、哮喘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發作。其中6家企業,即煉油企業昭和四日市石油公司、以石油為原料用二次加工產品製造成品的三菱油化公司、三菱孟山都化成公司、三菱化成工業公司、石原產業公司以及利用石油進行火力發電的中部電力公司被起訴,1972年法庭認定這6家企業的「共同非法行為」。

下一頁: 政府優先考慮企業利益,使受害進一步擴大

關鍵詞

公害 現代史

MASANO AtsukoMASANO Atsuko簡介與署名文章

記者。主要撰寫與河川工程等公共事業及核能問題相關的採訪報導。東京工業大學研究所綜合理工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畢業,工學博士。著有《水資源開發促進法立法與公共事業》(築地書館,2012年)、《四大公害病》(中公新書,2013年)、《大家都願意去投票的國會》(築摩入門新書,2016年)、《你身邊的放射性汙染垃圾》(集英社新書,2017年)等作品。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