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島思考人類使用核武器的後果

政治外交 社會

梅原季哉 [作者簡介]

G7峰會在原爆城市廣島舉行,各國首腦該做些什麼,又該如何感受?曾經前往世界上的戰亂地區採訪,目前正在專研核武器議題的筆者,在本文中提出建議。

「核保有國是強國」的神話

78年來,核武器在戰爭裡一次也不曾被使用過,此事實實為沉重。但是,以武器來看,是極為特殊的,也因為這樣的特性而造就了神話,持有核武器本身彷彿成為強國的地位象徵。

因此,我對G7首腦最起碼的訴求就是共同思考人類使用核武器的後果。來到廣島,希望能夠自己親身體會之後銘記在心,往後在討論核武器以及決定政策之際,能夠回想起這趟廣島行所記取的教訓。至於該如何處理核武器,答案應該不證自明。

標題圖片:從廣島縣商工經濟會的屋頂上看到的廣島縣產業獎勵館(原爆圓頂屋),1945年11月,美軍攝影 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提供

日文版於2023年5月15日公開

關鍵詞

美國 核武器 受害者 長崎 第二次世界大戰 廣島 原子彈 原子彈爆炸 原子彈爆炸圓頂屋 核裁軍

梅原季哉UMEHARA Toshiya簡介與署名文章

前朝日新聞記者。目前就讀廣島市立大學大學院和平學研究科博士班。1964年生於東京。畢業於國際基督教大學。任職朝日新聞報社期間,曾擔任過布魯塞爾特派員、維也納支局長、美國總局局員、歐洲總局局長(倫敦)等職。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