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另一座火藥庫「東沙群島」

東沙島周邊緊張氣氛高漲――中國軍升高壓力以及臺灣國軍的對應

政治外交

在新型冠狀病毒傳染病症的全球大流行之下,美中對立更加激烈,而另一方面,臺美間無論在政治上抑或軍事上,都發展到了急速強化雙邊關係的階段。雖然中國避免給予美國軍事性壓力所衍生的風險,但對於蔡英文政權的政治性和軍事性壓力則是持續推進。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中國戰機連日闖入臺灣設定的防空識別區(ADIZ)西南空域,筆者認為,這個動向隱約暗示著中國解放軍攻佔東沙島的可能性。

強大的美國對於臺灣的支援

臺灣方面為了固守東沙島而做出了許多自發性的努力,此外,美國對於臺灣的持續性支援也極為重要。2020年11月,媒體正式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臺灣與臺灣的海軍陸戰隊進行訓練活動,報導指出該訓練的目的在於支援強化臺灣軍隊的戰鬥應變能力,而我們應該視此為保衛或奪回東沙島等離島的訓練之一環。這是臺美斷交之後美軍在臺灣的活動首次受到公開報導。

2020年,美國海軍艦艇通過臺灣海峽13次(*10),超過以往在2016年最多的12次(*11)。一般認為,如此動向顯示出美國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的佈局(presence),有效降低中國行使武力的可能性。

此外,川普政權總共11次出售武器給臺灣,2020年度購買最多美國武器的便是臺灣,金額高達118億美金(*12),此與歐巴馬政權時對於出售武器給臺灣的消極態度相當不同。牽涉到東沙島而值得注意的武器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海馬斯)(*13)。海馬斯可透過C-130H運輸機運載,最大射程可達300公里。臺灣國軍若將海馬斯實際部署至東沙島、金門或馬祖,將可一舉擴大對中國大陸的有效攻擊範圍。

對於日本國家安全的巨大影響

從中國解放軍的角度來看,攻佔東沙島的行動比起進犯臺灣本島,非常容易,卻只能在極短時間內迅速完成,不容許絲毫延宕。因為若作戰完成前遭到美軍介入,很有可能以敗戰告終。反過來說,若能在美軍發動支援臺灣的軍事行動前完成東沙島的攻佔行動,美軍將會難以介入。其後只要一步步地建造軍事基地,將佔領變成既定事實即可。對於習近平政權來說,南沙群島的軍事基地化是一個成功的經驗,若將東沙島的軍事基地化當作統一臺灣的階段性任務,付諸實行的誘惑不可謂不大。

再加上習近平政權將2021年定位為在「兩個一百年」裡,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紀念之年,2021年也是一般認為習近平將擔任總書記第三任期,或是就任黨主席的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的前一年,這對臺灣來說都是令人擔心的訊息。

蔡英文政權為了不讓中國有機可乘,急迫地必須與拜登政權建立良好關係。另一方面,臺灣海峽和巴士海峽對日本而言是極為重要的海上要道,必須謹記東沙島的歸屬對日本的國家安全帶來的重大影響。

標題圖片:臺灣實質掌控位於南海東沙群島的東沙島(共同)

(*10) ^ 「米軍艦2隻が台湾海峡を通過 今年13回目」『フォーカス台湾』2020年12月31日。

(*11) ^ 「台海軍情》14年統計圖曝光!2020美艦通過台灣海峽次數創新高」『自由時報(電子版)』速報、2021年1月4日。

(*12) ^ 「米U-2偵察機が中国の防空識別圏に進入、台湾への軍事行動を牽制」『ニューズウイーク日本版』2020年12月11日。

(*13) ^ 「外交部に米国より空対地ミサイルなど防御兵器売却の通知届く」TAIWAN TODAY, 2020年10月23日、「米国務省、台湾へ高性能無人攻撃機4機の売却を通知」TAIWAN TODAY, 2020年11月4日。

關鍵詞

中國 南海 臺灣 解放軍 東沙島 軍隊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