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80週年的「歷史戰」

2020年代的歷史認識問題──轉為全球化認知戰的一環

國際 政治外交

川島真 [作者簡介]

今年是戰後80週年,「歷史認識問題」與10年前、20年前相比,正在逐漸改變樣貌。中國企圖塑造出世界大國的姿態,為了在國際秩序上「改變現狀」,將之當作更大規模的認知戰一環,似乎正在策畫一連串的「活動」。

國際言論空間的歷史論述

接下來,把焦點移到國際言論空間的變化。世界的歷史言說依然以大國或先進國家創造出來的敘事居於優勢。例如,近代殖民地統治的過程中,宗主國以近代歷史學的觀點來描寫殖民地的歷史,而且有不少是取代了該殖民地本來的歷史敘事。在那之後,即使殖民地獨立了,要克服宗主國的歷史論述,重新書寫自己的歷史,其實並不容易。

例如在國際政治史或外交史的領域上,以英美為首的先進國家公開了許多作為根據的外交文書。這個世界用來論述國際政治史的基礎,正是他們公開的外交文書;相反地,尚未公開外交文書的開發中國家,他們的敘事則無法充分地反映在國際政治史的論述上。

不過,進入21世紀,伴隨著先進國家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下降,歷史敘事也開始發生變化。擁有國力的亞洲或非洲各國累積自己的史料,開始在學術上描寫出強而有力的歷史敘事,這些也被含括在國際政治史和外交史裡面。當然,其中含有濃厚的政治性,以及存在強烈的國家主義。雖然只是剛起步,亞洲、非洲各國本身的歷史研究有顯著進展,以此為基礎,可以重新書寫世界歷史。

下一頁: 對舊金山和約體制的質疑

關鍵詞

歷史認識問題 歷史認識 認知戰 戰後80年

川島真KAWASHIMA Shin簡介與署名文章

nippon.com編輯策劃委員會委員。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中曾根和平研究所研究本部部長。專攻亞洲政治外交史、中國外交史。1968年生於東京都。1992年畢業於東京外國語大學外語系中文專業。1997年修滿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後退學,獲博士(文學)學位。經任北海道大學法學系副教授後,擔任現職。著作有《中國近代外交的形成》(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4年)、《21世紀的「中華」 習近平中國與東亞》(中央公論新社,2016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