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權下的日美中關係與東亞──經驗與挑戰

政治外交 國際

川島真 [作者簡介]

美中關係因加徵關稅與報復性關稅的交鋒而趨於緊張,然而川普政府的對中政策全貌仍未明朗。中國似乎一邊維持相對冷靜的應對,同時探索未來雙邊關係的「大框架」將如何發展。

對美國盟友的分化與施壓

如上所述,當前中國正處於評估第二任川普政府對外政策的階段,同時積極加強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中國在國際局勢不穩定時,往往優先鞏固周邊外交,目前亦是如此。此外,中國正推動與美國盟友及夥伴國的關係改善與強化,同時試圖削弱美國與其盟友、夥伴國之間的聯繫,甚至離間盟國與夥伴國間的合作。 這一策略基於中國對川普總統可能不重視盟友關係及多邊機制的評估,包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五眼聯盟(Five Eyes,美英加澳紐情報共享機制)、美日韓、美日菲等合作框架。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對韓國的下屆政權抱有期待,同時也為改善與菲律賓小馬可仕政府的關係而降低強硬外交的調性,並試圖接近日本的石破茂政府。在中國看來,石破首相在對美政策上展現出一定自主性,並視曾推動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田中角榮為師,加上石破政府內未任命自民黨內與臺灣關係密切的保守派「清和會」(前安倍派)人士為內閣成員,因此對其寄予厚望。然而,日美領袖峰會的結果令中國大失所望,因為中國被迫面對與自身預設邏輯完全不同的「現實」。雖然日美峰會的聯合聲明刪除了拜登政府與岸田內閣時期共同強調的「價值觀」相關內容,但卻納入了幾項比前政權更具深意的臺灣相關條文。

下一頁: 新的美中關係與臺灣問題

關鍵詞

美國 中國 東亞 臺灣 美中關係 川普

川島真KAWASHIMA Shin簡介與署名文章

nippon.com編輯策劃委員會委員。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教授。中曾根和平研究所研究本部部長。專攻亞洲政治外交史、中國外交史。1968年生於東京都。1992年畢業於東京外國語大學外語系中文專業。1997年修滿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課程學分後退學,獲博士(文學)學位。經任北海道大學法學系副教授後,擔任現職。著作有《中國近代外交的形成》(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4年)、《21世紀的「中華」 習近平中國與東亞》(中央公論新社,2016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