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訪談】和平才是真正的核心利益:謝長廷和川島真大談臺日關係(上)

人物訪談 政治外交 臺灣香港

來自臺灣的駐日本代表謝長廷,赴任將滿8年,這段時間中歷經蔡英文連任、新冠疫情、前首相安倍晉三過世等重大事件,首相也換了兩人。謝長廷是如何看待這段日子的臺日關係?nippon.com編輯策劃委員會委員東京大學教授川島真特別與謝長廷對談,為讀者呈現的是政治、臺日外交與兩岸關係的感觸。

謝長廷 HSIEH Chang-ting

駐日本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1946年出生於臺灣臺北。臺灣大學畢業,就讀京都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並修完博士課程。從職業律師轉型從政,並於1986年參與民進黨創黨。曾任立法院委員、高雄市長、民進黨主席,並於2005年至2006年陳水扁執政期間擔任行政院院長。自2016年6月起擔任現職。

維持民主政體的現狀

川島真  李登輝先生曾說「中華民國在臺灣」,目前臺灣人裡有6成或更多的人支持維持現狀。但這種“維持現狀”的內容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況?

謝長廷  臺灣內部當然有不同的看法,美國也有不同的看法,美國也是說要維持現狀。但如果你問美國,他們也不會回答,所以現狀有很多種解釋。我個人認為,臺灣人大多數是希望維持民主的現狀,就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我們的現狀。如果現在和大陸統一,那就沒有辦法了,所以應該是維持這個現狀。這也符合李登輝當年所說,即如果你(中國)民主化了,我們可以來談。

川島真  如何維持民主的現狀呢?

謝長廷  我想,和平的世界就是不能使用武力,這是聯合國的精神。日本這幾年在國際場合一直強調「不能片面使用武力」。中國當然說這是內政問題,但無論是不是內政問題,總有爭議。至少不能使用武力,否則每一個有爭議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武力,所以我認為和平的前提是不能使用武力。和平就是大家要有共識、世界要有共識,任何違背這個原則的行為都是違反聯合國的基本原則,必須受到制裁,這樣才能維持和平。

川島真  中國對“和平”的定義實際上有些複雜,在中間灰色地帶會有很多動作。比如,中國所謂民船切斷到馬祖的海底電纜等,這種動作越來越多。不使用武器當然是必須的,但這種“和平”和“戰爭”之間的灰色地帶動作越來越多,應如何控制這種狀態?

謝長廷  現在任何國家,包括日本或英國,都無法單獨對抗中國,所以這是全球的問題,不只是臺灣的問題。臺灣願意負起全球責任、防禦責任,但僅憑臺灣的武力是無法對抗中國的。然而,如果全世界都認為我們應該反對使用武力,或者反對逐步進逼對方的方式,只要大家都這樣表態,中國才會感覺面臨阻力。

中國可能不怕戰爭,但可能會擔心美國因而受益。有一部分中國人或許認為這是美國的陷阱,故意激怒他們開戰。但如果他們真的戰鬥,就會像俄羅斯一樣陷入困境等。因此,中國有很多人也認為,讓兩岸衝突是美國的陰謀、日本的陰謀,但讓他們這麼覺得也無妨。真的開打了,中國經濟就會持續衰退,許多人會離開本國。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在逃離,一旦開戰了會有更多的人遠走他鄉,而且不一定有多少士兵會繼續奮戰。

川島真  李登輝前總統的「中華民國在臺灣」,與蔡英文總統說的「中華民國臺灣」,這兩者有何不同?

謝長廷  這個你得問蔡英文總統(笑)。但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當然是不同的。「中華民國在臺灣」指的是位置,表示有一個「中華民國」位於臺灣這個地方;而「中華民國臺灣」則暗示一種中華民國就是臺灣的政治現實,是不一樣的。

川島真  中國對臺灣政策這4、5年來態度變化很大。您怎麼看中國對民進黨或臺灣方面的外交壓力,或與國外的關係?

謝長廷  中國的海外機構得看幾個層面,一個是中國的大使館等機構,另一個是他們的國務院,都是中國的官方代表。中國的海外機構是每天都在抗議,因為缺乏安全感。他們的部長有時會因政治鬥爭而消失,大使當然也可能被捲入鬥爭之中。比如我去訪問自民黨的人,如果中國駐外單位不抗議,萬一被其他人問到為何不抗議謝長廷去自民黨拜會要人?這恐怕會追究責任。因此中國什麼事都要抗議一下,這樣對他們自己來說比較安全。但如果是中國的國務院的抗議,那就比較少了。我個人感覺是,國務院是針對更大的事件進行抗議。

川島真  您認為目前在中國負責臺灣事務的人是誰,是那個單位呢?是國臺辦嗎?

謝長廷  這我不清楚,現在應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以前的團隊成員似乎都離開了,可能是因為做得不好,再加上臺灣的這次選舉,總統又是民進黨的賴清德當選,所以可能又要換人了吧。

川島真教授(左)與謝長廷臺灣駐日代表(花井智子攝影)
川島真教授(左)與謝長廷臺灣駐日代表(花井智子攝影)

下一頁: 民進黨在國會要學習溝通

關鍵詞

中國 總統選舉 國民黨 臺灣 外務省 總統大選 太陽花運動 民進黨 立法院 民眾黨 謝長廷 駐日代表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