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協友好合作關係50週年

日本與東協迎來50週年:在危機時代有必要建立新的夥伴關係

政治外交 財經

大庭三枝 [作者簡介]

日本與東南亞國協(ASEAN)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至今50年,雙方之間沒有太大的衝突,一直維持著穩定和諧的關係。然而,在亞洲的安全保障環境發生劇烈變化之中,包括全球性議題的應對,有必要建立鞏固的新夥伴關係。

2023年為日本與東協友好合作50週年。在此基礎上,嘗試著摸索今後日本東協的新夥伴關係。去年5月,由筆者擔任主席,發起「日ASEAN友好合作50週年有識者會議」,經過幾個月的討論,於今年2月向政府提出最終報告書。之後,針對日本東協友好合作50週年,政府內部的相關部門召開兩次會議,各機關也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慶典和活動。

首相岸田文雄在10月23日發表了「所信表明演說」(類似施政方針報告),他明確表示在預定12月召開的日本東協特別領袖會議上,將「提出下個50年的新合作前景,並且在作為發展核心的印太區域扮演牽引角色」。

在這50年間,日本和東協成員國都發生很大的變化,而雙方關係以及兩者所處的國際局勢也在劇烈變化中。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與東協各國應該要建立共同願景,一起攜手合作,鞏固彼此的夥伴關係。

「東協的整體性」值得重視

目前,日本在其倡議的「自由與開放印太策略(FOIP)」之中,正積極地定位東協組織/東協成員國的政策。日本希望能夠加強與東協的合作,除了透過「日本東協整合基金」(JAIF)進行合作以及援助東協本身的各項計畫等,狹義的「與東協本身的合作」以外,同時也開始重視日本與東協各成員國之間的兩國合作。例如,協助柬埔寨、越南、寮國的基礎建設,還有以菲律賓、越南等國為對象,個別強化支援海事法的執行能力,以及為了因應恐怖攻擊・治安管理、防災・災害救援,建立相關應變系統和培育人才,展開兩國之間各式各樣的合作模式,這些可以視為廣義的「與東協各國的合作」。

「廣義」(對東協各國)與「狹義」(對東協本身)的兩面作戰,今後對於強化日本與東協/東協各成員國之間的關係是有益的,也具有加乘效果。就像中國,對於像是在南海問題上與東協部分國家產生嚴重分歧的國家而言,當然不樂見東協各國加強整體性,甚至是團結一致把炮口對外。因此,透過拉攏個別國家來達到分斷東協的外交策略,有時候對自國是有利的。然而,目前日本與東協各國之間並不存在著這般嚴重爭端,因此,對日本而言,能夠尊重並且協助鞏固東協本身的整體性和中心價值,與加強與東協成員國之間的個別合作不會產生矛盾。更進一步地說,提升東協本身的整體性和中心價值,有助於日本東協共同處理接下來要探討的各種議題。

下一頁: 為了建構區域秩序展開協防

關鍵詞

外交 東協 ASEAN 經濟合作 印度太平洋 印太戰略

大庭三枝ŌBA Mie簡介與署名文章

東京理科大學教授。生於1968年。專業研究領域是以亞洲地域主義和地域整合為中心的國際關係論。畢業於國際基督教大學,在東京大學研究所綜合文化研究科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先後擔任東京大學研究所講師、東京理科大學助教、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客座研究員、哈佛大學日美關係項目研究員等。著作有《多重地域構造的亞洲》(有斐閣,2014年)、《亞太地區形成的路徑——邊境國家日澳的主體性探索和地域主義》(minerva書房,2004年,榮獲大平正芳紀念獎、NIRA大來政策研究獎)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