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日本的薪資與雇用制度

春鬥與日本薪資動向:薪資調漲亦擴展至小型企業,仍須持續營造出薪資成長的實際感受

財經

從最近的宏觀統計數據來看,相較於今年春鬥所達成之薪資成長率,雖然較為保守鈍化,日本整體薪資成長的趨勢明顯。筆者分析其背景因素與其他國家的差異,指出「明年春鬥應進一步加快調高薪資的步伐」。

全日本的薪資調漲趨勢已擴展至小型企業,但與春鬥相比,其增幅受到抑制

今年春鬥對於日本整體薪資的趨勢產生何種影響?接下來將探討此問題。

根據厚生勞動省「每月勤務統計調查」(以下簡稱「每勤」),2023年7月的「實質薪資(總額)」與2019年同月相比,降低5.3%(*1)。若分析其中組成,一般勞工的現金薪資總額(名目)增加2.0%,部分工時勞工的現金薪資總額(名目)增加0.3%。另一方面,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7.0%,且相對於平均薪資較低的部分工時勞工的比例增加,對於薪資總額的貢獻程度則上升0.8%。因此,無論是一般勞工,抑或部分工時勞工,名目薪資雖然增加,但受到消費者物價指數高漲的影響,薪資的實質價值正在減少。

為了進行更加詳細的分析,對於一般勞工的現金薪資總額(名目)的動向,以百人左右的規模為基準,進行分類考察。

此外,對於不同的企業規模(5-29人、30-99人、100-499人、500人以上),以及日本標準產業大分類的薪資,以2019年一般勞工的構成比例,進行固定權重的加權平均計算,藉此計算出「100人以上」與「99人以下」的平均值。由於一般勞工在企業規模與產業類別之間的勞動力流動會產生構成比例的變化,此方式可以排除該變化對於薪資的影響。

首先檢視100人以上企業的薪資動向。2023年6月與7月,相比2019年同月的增長較多,但由於升高回跌,與5月相比的增長幅度有所縮減,因此比較2023年3月與5月的增幅,差異為+0.83百分點(圖1)。檢視今年春鬥的結果,100人以上工會採用平均薪資的方式進行勞資談判,基本薪資上調(base up)為+2.13%(加權平均),顯示日本整體基本薪資的增長幅度,相較春鬥的結果更為受到限制。再加上2023年7月的特別獎金貢獻度高達+2.78%,顯示獎金增額亦對薪資提升有所貢獻(圖1)。

由於之後將詳述的勞動力流動等因素造成每月的薪資變動,因此需要一個幅度較為寬鬆的解釋範圍。關於「年度收入」,2023年3月與5月之增加幅度差異為+0.83百分點,假設該差異持續12個月,而且冬季獎金與前述特別獎金的貢獻度同樣為+2.78%,則作為每月累積貢獻度的薪資調漲率約為10百分點,兩次年度獎金的累積貢獻度約為5%。總而言之,從累積貢獻度比較來看,可窺見從獎金發放轉變為基本薪資的上調,推動薪資持續上升的趨勢。

圖1:一般勞工的現金薪資總額(名目)貢獻度分析(與2019年同月比較,企業規模100人以上)

相同地,檢視企業規模99人以下的薪資動向。2023年3月與5月的增長幅度為+1.09百分點(圖2)。觀察今年春鬥的結果,99人以下工會採用平均薪資的方式進行勞資協商,基本薪資上調(base up)為+1.87%,雖不及100人以上規模之企業,日本整體基本薪資的增長幅度,相較於春鬥的結果,仍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可以見到2023年7月特別獎金的貢獻度為負數,這暗示著獎金的減少額度有可能轉移至基本薪資的增加額度(圖2)。

圖2:一般勞工的現金薪資總額(名目)貢獻度分析(與2019年同月比較,企業規模99人以下)

梳理今年春鬥與日本整體薪資趨勢的關聯性如下。

  • 薪資調漲的趨勢已擴展至小型企業,各方數據皆顯示此點。然而,若與今年春鬥的基本薪資上調(base up)相比,日本整體基本薪資的增長幅度受到抑制。
  • 普遍顯示出薪資調漲的手段,從一次性的獎金發放,轉變為固定的基本薪資上調。不過,在99人以下的企業裡,獎金減少的額度充作基本薪資的調漲額度,而另一方面在100人以上的企業裡,可以窺見統合處理獎金增加的額度與基本薪資的上調。

(*1) ^ 若與2021年和2022年受疫情影響而下降的時期相比,由於可能包含落底反彈的因素,為了進行更適切的評估,以2019年同月為基準進行比較。

下一頁: 毛利呈現出人事費用的空間,在小型企業裡毛利亦有增長。「聯合」之調查與「每勤」(毎勤)之間的差異,受到勞工就職、轉職與離職等動向之影響

關鍵詞

雇用 通貨膨脹 春鬥 薪資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