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上篇):在「重視同盟」的拜登政權下,加速強化日美同盟

政治外交

nippon.com編輯策劃委員會主席竹中治堅(政策研究大學院教授)就岸田政權外交基本方針,採訪了外務大臣林芳正。上篇總括了訪談中有關日美同盟的整體問題。

林芳正 HAYASHI Yoshimasa

外務大臣,眾議院議員(自民黨籍,山口縣第3選區)。生於1961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系。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公共管理碩士(MPA)。曾供職於三井物產,擔任過其父林義郎(原大藏大臣)的秘書等職,1995年參議院選舉首次當選議員,其後5次當選參議員和1次眾議員(2021年11月)。歷任防衛大臣、農林水產大臣、文部科學大臣等職,2021年11月起任現職。

經濟安全政策的未來

竹中  重視經濟安全保障也是岸田政權的重大方針之一。針對戰略性技術和物資供應問題,在與同盟國以及志同道合國家進行合作之際,比如與美國之間,日本將如何展開談判,確立合作範圍和機制呢?

 自民黨早在3年前就已成立 「新國際秩序創造戰略本部」,開始推進相關工作。那時的主任是(前經濟產業大臣)甘利明,我是協助他的副主任。此外,山際大志郎(現任經濟財政再生大臣)擔任幹事長,小林鷹之(現任經濟安保大臣)擔任事務局長。去年5月,該部門發佈了一份非常接近最終總結報告的「中期報告」(《關於制定〈經濟財政運營與改革基本方針2021〉的建議》)。報告認為,必須開展旨在保持「戰略自主性與戰略必要性」的基礎建設,目前已經進入向本屆國會提交法案的階段。

首先是立法,正如《關於制定〈經濟財政運營與改革基本方針2021〉的建議》中也有所提及的那樣,我們將制定基本法;然後,將在此基礎上開展強化供應鏈、提升核心基礎設施可靠性等工作。我認為,目前我們尚未進入到和美國具體磋商合作「什麼」的階段。不過,從戰略必要性方面而言,我們必須保持相當水準的科技實力和產業競爭力,讓其他國家意識到「不和日本做好關係就會遇到麻煩」。我認為不僅是經濟安全,國力也必須強大起來。制定了保護措施,卻不斷失去應該保護的東西——這種情況是必須要避免的。

首先,一個大前提是要加強新技術和尖端技術的研究,並以秘密專利制度等手段加以確實保護。然後,最好能在同盟國和志同道合國家之間協調各國的制度標準。比如,去年日美舉行了首腦會談,由此兩國開啟了「日美競爭力與韌性夥伴關係」。雙方一致同意將共同致力於加強數位化等重要技術的競爭力,推動技術創新,增強供應鏈韌性等。我們希望立足於新的基本法,協調現有機制,以進一步發展與澳大利亞、歐洲等志同道合國家的合作。

下一頁: 日美經濟合作框架

關鍵詞

美國 中國 竹中治堅 外交 林芳正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