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上篇):在「重視同盟」的拜登政權下,加速強化日美同盟

政治外交

竹中治堅 [作者簡介]

nippon.com編輯策劃委員會主席竹中治堅(政策研究大學院教授)就岸田政權外交基本方針,採訪了外務大臣林芳正。上篇總括了訪談中有關日美同盟的整體問題。

林芳正 HAYASHI Yoshimasa

外務大臣,眾議院議員(自民黨籍,山口縣第3選區)。生於1961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系。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公共管理碩士(MPA)。曾供職於三井物產,擔任過其父林義郎(原大藏大臣)的秘書等職,1995年參議院選舉首次當選議員,其後5次當選參議員和1次眾議員(2021年11月)。歷任防衛大臣、農林水產大臣、文部科學大臣等職,2021年11月起任現職。

應對世界的急劇變化

竹中  關於岸田外交的基本方針,首相將其表述為「新時代現實主義外交」,您在本屆例行國會召開之初的外交演說中,則使用了「低重心姿態」和「抱著三個覺悟」這樣的關鍵字。請您談一談其中的具體含義。

 上述外交方針的前提,是基於當今世界之劇變的現實。這種變化可謂是「劃時代的」。冷戰結束後的一段時期,曾經出現過對國際政治走向的過度樂觀看法,但現實並未如人所願,長期以來支撐著和平與穩定的普世價值和國際秩序,正面臨著愈發嚴峻的挑戰。

此外,經濟也變成一種極大地影響安全保障的重要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下,鑒於對現狀的認識,岸田內閣將基於前輩們不懈努力而積累起來的外交財富,即「國際社會對日本的信賴」,抱著「三個覺悟」(堅決維護普世價值的覺悟、堅決維護日本和平穩定的覺悟、為人類做出貢獻並在國際社會中發揮主導作用的覺悟)推進現實主義外交。身為外務大臣,我將以「低重心姿態」,不斷開闢外交新境界。

竹中  您認為的「現實主義」的含義是什麼?

 這是岸田首相提出的概念,可能我的解釋未必確切,但我經常拜讀和思考大平正芳和池田勇人兩位前首相的講話和文章。比如大平前首相所說的「永遠的漸進主義」,在高舉理想旗幟的同時,總是在思考「此時此刻能夠做些什麼」。這不僅限於外交,內政或許也是如此,現實主義這個詞或許就意味著「做出現實的判斷」。

關於「低重心姿態」,這個說法是從網球中聯想產生的。打網球時,要想接住快速發球,就必須放低腰部重心做好回擊準備。由此蓄勢,還可以形成瞬間爆發力。反過來,如果重心高了,就很有可能給了對手可乘之機。為了適應瞬息萬變的世界形勢,開闢外交新境界,我們就必須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

下一頁: 日美同盟:「力所能及之事,自力而為之」

關鍵詞

美國 中國 竹中治堅 外交 林芳正

竹中治堅TAKENAKA Harukata簡介與署名文章

nippon.com 編輯企劃委員長。1971年生於東京都。1993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系,進入日本大藏省(現財務省)。1998年美國史丹佛大學政治系博士課程結業。1999年任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副教授、2007年起任準教授,現為教授。主要著作有《何為參議院?1947-2010》(中央公論新社,2010年,獲大佛次郎論壇獎)等。

系列報導